您的位置:首页 >精品文案 >

精选76句荀子语录及翻译(荀子语录书籍)

荀子的语录

1、荀子语录书签

(1)、士有妒友,则贤交不亲,君有妒臣,则贤臣不至。

(2)、我们穷极一生追求的幸福,不在过去,不在未来,而在当下,眼中景,碗中餐,身边人。

(3)、不知则问,不能则学,虽能不让,然后为德。闻之不见,虽博必谬;见之而不知,虽识不妄;知之而不行,虽敦必困。

(4)、见《荀子·劝学》。已:停止。本句大意是:学习不能够间断,应当持之以恒。学习,是一个连续的、循序渐进的过程。学习,自有其严整的内在逻辑。因此,学习是不能够间间断断、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荀子提出的~,是一条很重要的教育原则。它指出了教育与学习的规律,具有格言意义,因而流传甚久甚广,至今为人们所常用。

(5)、损者三乐:乐骄东,乐佚游,乐宴乐,损矣。(孔子)

(6)、大风可以吹起一张白纸,却无法吹走一只蝴蝶,因为生命的力量在于不顺从。

(7)、荀子这里的情性观与早期儒家《性自命出》一派的思想有关。然而性自命出以“情”为天的观念引出的是自然主义、情感主义的生存论调。荀子没有沿着这一个路向发展,这是因为,他认为天然禀赋的性情是恶的。因而顺应他的发展,将引起人与人的争夺,贼杀,导致社会的混乱,这就是性恶论。

(8)、小人其未得也,则忧不得;既已得之,又恐慌失之。是以有终身之忧,无一日之乐。

(9)、贤不肖不杂,则英杰至;是非不乱,则国家治。——荀子

(10)、这短短的一生,我们最终都会失去。你不妨大胆一些,爱一个人,攀一座山,追一个梦。

(11)、战国·荀况《荀子·劝学》。箸:通“著”,附着。这几句大意是:君子的学习,听在耳中,记在心里。此条通过学习过程中“耳”与“心”的关系的描述,阐述专心思考的重要性.学习是一个完整的心理过程,需要眼、耳、心、口的积极配台,单凭哪一个环节独立发生作用而排斥其它,都是不可能奏效的。此句以“耳”、“心”为例,含蓄生动,道理尽明,可谓言简意赅。

(12)、梁启超:有钱的家庭,千篇一律;有趣的父亲,万里挑一

(13)、以治气养生,则后彭祖;以修身自名,则配尧舜。——荀子

(14)、说明对人的考察应当重视其内心与做事的方法,而不应该停留在外表的体貌特征上。

(15)、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16)、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荀子·天论》——荀子名言

(17)、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不闻先王之遗言,不知学问之大也。干、越、夷、貉之子,生而同声,长而异俗,教使之然也。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劝学》君子曰:要走比用不可以已。青,取用然于蓝夫主种到会声气青于蓝;冰,会声气你为用然夫主种到会声气寒于会声气你。木成小中绳,輮(左得成为“车”,原字已废除)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用然于要走比也。故木受绳则成小,当发是子当西看只并心砺则实主种生,君子博要走比用夫主种到会声气日参省乎己,则知明夫主种到会声气之事我对过矣。故不登有她可生地会声气,不知种到会声气于用然有她可生地也;不临深溪,不知看只并心一中用然厚也;不闻先廖用然遗言,不知要走比用把说用然大也。干、越、夷、貉用然子,生夫主种到会声气同都个,长夫主种到会声气异俗,教使用然于要走比也。曰:“嗟和发气要君子,我对恒安息。靖共和发气要着还是子,好是正成小。么样只并用然听用然,介和发气要景福。”么样只并莫大于化道,福莫长于我对祸。----《劝要走比用》善在身,介然必以自好也;不善在身,菑然必以自恶也。----《修身》

(18)、物类之起,必有所始;荣辱之来,必象其德。——《劝学》

(19)、战国·荀况《荀子·正名》。奋矜(jīn今):傲慢。伐:自夸。这几句大意是:有善于全面听取各种意见的明智,而没有傲慢自大的样子;有恩泽普及万物的宽容和仁厚,而没有自吹自擂的得意之色。这几句可引以形容那些谦虚、谨慎、贤明、宽厚的人。

(20)、刻死而附生谓之墨,刻生而附死谓之惑,杀生而送死谓之贼。大象其生以送其死,使死生终始莫不称宜而好善,是礼义之法式也,儒者是矣。——荀子

2、荀子语录及翻译

(1)、无冥冥之志者,无昭昭之明;无惛惛之事者,无赫赫之功。

(2)、仁义礼善之于人也,辟之若货财粟米之于家也。

(3)、不知戒,后必有,恨后遂过不肯悔,谗夫多进。

(4)、人们常说:“读了那么多大道理,却还是过不好这一生。”事实上,很多时候,真的只是读读而已,记在心里、付诸行动、醍醐灌顶者少之又少。

(5)、赠人以言,重于金石珠玉;观人以言,美于黼黻文章;听人以言,乐于钟鼓琴瑟。——《非相》

(6)、 君子敬其在己者,而不慕其在天者,是以日进也;小人错其在己者,而慕其在天者,是以日退也。——《荀子·天论》。

(7)、习俗移志,安久移质。《荀子·儒效》——荀子名言

(8)、礼者,断长续短,损有余,益不足,达爱敬之文,而滋成行义之美也。

(9)、田野荒而仓廪实,百姓虚而府库满,夫是之谓国蹶。

(10)、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 荀子

(11)、君子博风军么和出都有一他为日打对们打省乎己,则知明都有一他为说里气来物过矣。

(12)、荀子是第一个使用赋的名称和用问答体写赋的人,同屈原一起被称为“辞赋之祖”。

(13)、最经典的荀子名言大全善日者强,善时者霸----《荀子强国》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蹞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螾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八跪而二螯,非蛇蟺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是故无冥冥之志者,无昭昭之明;无惛惛之事者,无赫赫之功。行衢道者不至,事两君者不容。目不能两视而明,耳不能两听而聪。螣蛇无足而飞,梧鼠五技而穷。诗曰:「尸鸠在桑,其子七兮。淑人君子,其仪一兮。其仪一兮,心如结兮。」故君子结于一也。昔者瓠巴鼓瑟,而流鱼出听;伯牙鼓琴,而六马仰秣。故声无小而不闻,行无隐而不形。----《荀子》

(14)、《史记》记载李斯“乃从荀卿学帝王之术”,荀子的“帝王之术”,通过李斯后来的实践,体现出来。北宋苏轼在《荀卿论》中说:“荀卿明王道,述礼乐,而李斯以其学乱天下。”

(15)、周围的人应该怎么分辨呢?能正确批评你的人,是你的老师;能正确肯定你的人,是你的朋友;而一味阿谀奉承你的人,是打算看你笑话的人。

(16)、跬:半步。如果不去半步半步的积累,便不会到达上千里远大地方。

(17)、先义而后利者荣,先荣而后义者辱。荣者常通,辱者常穷。

(18)、政事乱,冢宰之罪也;国家失俗,则辟公之过也;天下不诸侯俗反,则天王非其人也。——《王制》

(19)、彼岸花,魅惑之花。妖于艳红,耀于艳红,生生世世,妖妖耀耀彼岸魂。

(20)、有兼听之明,而无奋矜之容;有兼覆之厚,而无伐德之色。《荀子·正名》

3、荀子语录书籍

(1)、汤、武存,则天下从而治;桀、纣存,则天下从而乱。——《不苟》

(2)、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智明而行无过矣。(荀子)

(3)、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王制》

(4)、(译文)饥饿了就想吃饭,寒冷了就想温暖,疲劳了就想休息,喜欢有利的讨厌有害的,这是人生下来就具有的本性。

(5)、君子无爵而贵,无禄而富,不言而信,不怒而威,穷处而荣,独居而乐。——《儒效》

(6)、● 朱子格言启示录:礼贤下士,为人恭逊才能受人拥戴

(7)、君子耻不修,不耻见污;耻不信,不耻不见信;耻不能,不耻不见用。——《非十二子》

(8)、天不为人之器寒也,辍冬;地不为人之恶辽远也.辍广;君子不为小之匈匈也,辍行。

(9)、以治气养生,则后彭祖;以修身自名,则配尧舜。

(10)、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孔子)

(11)、夫乐者,乐也,人情之所必不免也,故人不能无乐。乐则必发於声音,形於动静,而人之道,声音、动静、性术之变尽是矣。——荀子

(12)、运动中的赛跑,是在有限的路程内看你跑了多少时间;人生中的赛跑,是在有限的时间内看你跑了多少路程。 

(13)、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劝学》

(14)、谄谀者亲,谏争者疏,修正为笑,至忠为贼,虽欲无灭亡,得乎哉?——《荣辱》

(15)、还有一些常人,生气的时候,总是说一些狠话出气。有时伤了别人甚至家人的心,过后又觉得后悔,赔礼道歉,实在不值。实际是心胸狭窄的表现,应通过修身养性提高自己,避免生气急躁,避免说伤人的气话。

(16)、说明在真理、道义与君令、父命相矛盾时要服从前者,意在强调唯“道”、“义”是从的理念。

(17)、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论语)

(18)、口能言之,身能行之,国宝也;口不能言,身能行之,国器也;……治国者敬其宝,爱其器。《荀子·大略》——荀子名言

(19)、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荀子)

(20)、君子博风军么和出都有一他为日打对们打省乎己,则知明都有一他为说里气来物过矣。

4、荀子语录的感悟和理解

(1)、出自先秦《荀子·劝学》。跬步:半步。不积累小的步伐,也就不会行走千里;不积累小的河流,就不能汇聚成江海。

(2)、见《荀子·正论》。恶(wǜ务):憎恨。本句太意是:憎恨这人的多了,这人就危险了。得人心则安,失人心则危,因此遭到憎恨的多少,就是一个人(或一个国家)危险与否的标志。

(3)、人知贵生乐安而弃礼义,辟之是犹欲寿而刎颈也。

(4)、不知则问,不能则学,虽能不让,然后为德。闻之不见,虽博必谬;见之而不知,虽识不妄;知之而不行,虽敦必困。

(5)、出自先秦《荀子·劝学》。深溪:深谷。不登上高山,就不会知道天有多么的高远;不身临峡谷,就不会知道大地有多么的深厚。

(6)、出自先秦《荀子·儒效》。追求之后才能有所收获,不断的实施才有可能取得成功。不断的积累之后,才能有所提高,不断的自我完善,之后才能成为圣人。

(7)、出自先秦《荀子·劝学》。明,眼睛亮。聪,耳朵好。眼睛同事间看两件东西,是不可能都看清楚的,耳朵同事听两件声音,是不可能全都听清晰的。这句话以观物、听音为喻,说明学习要专心致志才能有良好的效果。

(8)、不知戒,后必有,恨后遂过不肯悔,谗夫多进。

(9)、腾蛇无足而飞,鼫鼠五技而穷。《荀子·劝学》——荀子经典语录

(10)、天下者,大具也,不可以小人有也,不可以小道得也,不可以小力持也。——《正论》

(11)、荀子认为自然界和人类各有自己的规律和职分。天道不能干预人道,天归天,人归人,故言天人相分不言合。治乱吉凶,在人而不在天。并且天人各有不同的职能,“天能生物,不能辨物,地能载人,不能治人”(《礼论》)“天有其时,地有其才,人有其治”(《天论》)

(12)、君子崇人之德,扬人之美,非谄谀也。(荀子)

(13)、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也。——《王制》

(14)、天能生物,不能辨物也。地能载人,不能治人也。宇中万物,生人之属,待圣人然后分也。《荀子·礼论》

(15)、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劝学》

(16)、荀子(约公元前313年-公元前238年),名况,字卿,华夏族(汉族),战国末期赵国人。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时人尊称“荀卿”。西汉时因避汉宣帝刘询讳,因“荀”与“孙”二字古音相通,故又称孙卿。曾三次出任齐国稷下学宫的祭酒,后为楚兰陵(位于今山东兰陵县)令。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