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古风文案 >

精选86句边塞诗十首经典诗(边塞诗人代表人物)

边塞诗

1、边塞诗20首

(1)、南侵的匈奴惧怕他,称他为“飞将军”。这里泛指英勇善战的将领。

(2)、长夜漫无际,鸣虫蔽我家。征人未归处,恐将马不及。将军令/圣神贤天山有我任风嚣,一匹走马赴前朝!谁断天涯无尽处,我望长漠如烟霄!书战/前出塞悲(圣神贤)报国志未减,还家恨无年。梦枕思故里,夜静泪***棉。***棉愁不去,别恨恨无限。明朝执画戟,血染艳阳天。戎马边关地,草色作冢钱。即悲题/圣神贤乱世未消凄凉,纷争只能惊狂!江山不复改,从此夜尽寒!才得凯旋一战,又继异水他乡!谁怜沙场上?万雄思故疆!边曲/圣神贤刀光血影碧空泣,寒霜烈焰隐虫鸣。壮士塞上擒狂奴,将军沙里战骄敌。一帆东风往前冲,复国之勇现此中。只恐东边烟未尽,西边又与风波里。义勇词/书战(圣神贤)鸣锣一声响,嘶声动地哀。赴勇决成败!无畏是将才!坐骑非千里,安能遍天涯?从勇刀杆落,才以谢天下!散诗赠岳/圣神贤壮士辛劳谁凭问?一旦成名四海知!天下谁能审时势?自古豪杰也得失!刚正不畏***邪***,义真肯将家国辞?忠勇楼台惊鸿现,英雄无觅风波亭!闺怨/圣神贤惊奇无奈春悄掩。看花痕,泪满面。凝脂粉抹饰朱颜。应是无缘春去远。但徘徊,失意千。寂寞容颜是君添。闺怨/圣神贤叫君年年身去远,闺楼独看花从月。花丛月,人不见。倒是无眠惹秋思,只把光阴为情痴。为情痴,泪何时?描写边塞的诗句岑参

(3)、霜日明霄水蘸空。鸣鞘声里绣旗红。淡烟衰草有无中。

(4)、长夜漫无际,鸣虫蔽我家。征人未归处,恐将马不及。将军令/圣神贤天山有我任风嚣,一匹走马赴前朝!谁断天涯无尽处,我望长漠如烟霄!书战/前出塞悲(圣神贤)报国志未减,还家恨无年。梦枕思故里,夜静泪***棉。***棉愁不去,别恨恨无限。明朝执画戟,血染艳阳天。戎马边关地,草色作冢钱。即悲题/圣神贤乱世未消凄凉,纷争只能惊狂!江山不复改,从此夜尽寒!才得凯旋一战,又继异水他乡!谁怜沙场上?万雄思故疆!边曲/圣神贤刀光血影碧空泣,寒霜烈焰隐虫鸣。壮士塞上擒狂奴,将军沙里战骄敌。一帆东风往前冲,复国之勇现此中。只恐东边烟未尽,西边又与风波里。义勇词/书战(圣神贤)鸣锣一声响,嘶声动地哀。赴勇决成败!无畏是将才!坐骑非千里,安能遍天涯?从勇刀杆落,才以谢天下!散诗赠岳/圣神贤壮士辛劳谁凭问?一旦成名四海知!天下谁能审时势?自古豪杰也得失!刚正不畏***邪***,义真肯将家国辞?忠勇楼台惊鸿现,英雄无觅风波亭!闺怨/圣神贤惊奇无奈春悄掩。看花痕,泪满面。凝脂粉抹饰朱颜。应是无缘春去远。但徘徊,失意千。寂寞容颜是君添。闺怨/圣神贤叫君年年身去远,闺楼独看花从月。花丛月,人不见。倒是无眠惹秋思,只把光阴为情痴。为情痴,泪何时?关于“边塞”的诗句有哪些《出塞》

(5)、词人用近乎白描的手法,在上片描摹出了一幅寥廓荒僻、萧瑟悲凉的边塞鸟瞰图;词的下片则抒发边关将士壮志难酬和思乡忧国的情怀。整首词表现将士们的英雄气概及艰苦生活,意境开阔苍凉,形象生动鲜明。

(6)、刚我们不是说唐代是边塞诗创作的高峰期吗?还有人总结过唐代边塞诗的两大特点:

(7)、战士们白天在金鼓声中与敌人进行殊死的战斗,晚上却是抱着马鞍睡觉。

(8)、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关山月》唐·李白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9)、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唐.王贺.《南国》)关于边塞的诗句古诗大全关于边塞的诗句古诗根据诗人列举八首如下:(唐)王昌龄3首《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10)、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11)、沙场烽火连胡月,海畔云山拥蓟城。少小虽非投笔吏,论功还欲请长缨。

(12)、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萄入汉家。《从军行·其四》唐·王昌龄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13)、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凉州词》(唐)王翰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14)、摐金伐鼓下榆关,旌旆逶迤碣石间。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

(15)、逐猎前将军把箭弓调整到最佳,并召唤猎鹰前来助阵,他威风凛凛一亮相,周边均感受到将军颇具出世之能的威风。

(16)、虏骑闻之应胆慑,料知短兵不敢接,车师西门伫献捷。

(17)、李颀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傍交河。行人刁斗风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野营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闻道玉门犹被遮,应将性命逐轻车。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萄入汉家。

(18)、此诗以战场的苦寒、征战的艰险反衬豪壮的英雄本色,对比鲜明,形象生动;以塞外博大壮阔之景驱昂扬豪迈之情,珠联壁合,情景照人,大有盛唐气象。

(19)、但愿腰间悬挂的宝剑,能够早日平定边疆,为国立功。

(20)、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注)受降城:贞观二十年,唐太宗亲临灵州接受突厥一部的投降,“受降城”之名即由此而来。

2、边塞诗十首经典诗

(1)、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2)、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

(3)、(注)幽州台:又称燕台,史传为燕昭王为招揽人才所筑的黄金台,故址在今北京市大兴县。(简析)武则天万岁通天元年(696),契丹李尽忠反叛,武则天命建安王武攸宜率军讨伐,陈子昂随军参谋,到了东北边地。

(4)、身佩雕羽制成的金仆姑好箭,旌旗上扎成燕尾蝥弧多鲜艳。

(5)、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古从军行》唐·李颀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傍交河。

(6)、  这首诗在杜甫写的《前出塞》中原列为第六首,是组诗中最为脍炙人口的一首。“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这四句被古代诗品家张远赞之为“大经济语!”自此成为了***文化中精辟的名言,为后世广泛引用。

(7)、后两句写得含蓄、巧妙,让人们在对往事的对比中,得出必要的结论。这首诗被称为唐人七绝的压卷之作。

(8)、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9)、诗仙就是诗仙,王之涣去了,没法让春风吹度玉门关,您老一去,往关上一站,大叫一声:春风,你给老子度过来!那春风就乖乖地度过来了。

(10)、《关山月》是乐府《横吹曲》调名。巍巍天山,苍茫云海,一轮明月倾泻银光一片。浩荡长风,掠过几万里关山,来到戍边将士驻守的边关。李白感怀古代边防战士的艰难困苦,表现了战争所造成的巨大牺牲和给无数征人带来的痛苦。此诗气势博大,读来哀婉凄凉而又雄浑悲壮。

(11)、边塞诗高产期在“大唐盛世”,从玄宗即位到代宗登基(712——762),这半个世纪通常称为盛唐。经济繁荣,国力强盛,开疆拓土,不少文人,或投笔从戎,或置身幕府,因而出现了大量的边塞战争题材的作品,形成了唐代蔚为壮观的边塞诗派。

(12)、万里寒光生积雪,三边曙色动危旌。沙场烽火连胡月,海畔云山拥蓟城。

(13)、这首诗借用乐府旧题,描写一个读书士子从军边塞、参加战斗的全过程。有力地突现出书生强烈的爱国激情和唐军将士气壮山河的精神面貌。

(14)、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高适《塞上听吹笛》

(15)、清人方东树推崇这首诗说:起势翩然,关西句转收,浑脱沉转,有远势,有厚气,此短篇之极则。

(16)、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筋应啼别离后。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

(17)、全诗选取了沙漠旅途中的一个剪影,以雄健的笔触,描述了驰骋塞外、随止随歇的军旅生活,语言自然遒劲,意境雄浑壮阔,情景契合,别有神韵,充分显示出悲壮与凄清的综合美。

(18)、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关山月李白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19)、明月出关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20)、边塞诗又称出塞诗,是以边疆地区汉族军民生活和自然风光为题材的诗。一般认为,边塞诗初步发展于汉魏六朝时代,隋代开始兴盛,唐即进入发展的黄金时代。据统计,唐以前的边塞诗,现存不到二百首,而《全唐诗》中所收的边塞诗就达两千余首。其中有些宏伟的篇章不但是汉族文学的宝贵财富,而且极具历史意义。

3、边塞诗人代表人物

(1)、饮马渡秋水,水寒风似刀。平沙日未没,黯黯见临洮。昔日长城战,咸言意气高。黄尘足今古,白骨乱蓬蒿。

(2)、此诗发兴高远,声调高昂,气势雄浑,被推为唐人七绝的压卷之作。

(3)、前出塞九首(选一)杜甫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杀人亦有限,列国自有疆。苟能制侵陵,岂在多杀伤。

(4)、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5)、都护军书至,匈奴围酒泉。关山正飞雪,烽戍断无烟。

(6)、此诗写悲壮惨烈的战斗场面,却处处都有鲜明的色彩,奇诡而又妥帖。

(7)、枞金伐鼓下榆关,旌旗逶迤碣石间。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

(8)、此诗表现了匈奴入侵、边防告急的情景。作者没有正面描写战争,而是截取军使送书这一片断,通过描绘出一幅迷茫、壮阔的关山飞雪远戍图,侧面渲染边关的紧急状况与紧张气氛,展现出诗篇“意余象外”的深邃与凝重。

(9)、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关山月李白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10)、唐元和九年,唐宪宗以张煦为节度使,领兵前往征讨雁门郡之乱,李贺即兴赋诗鼓舞士气,就是这首诗。一般说来,写悲壮惨烈的战斗场面很少使用表现浓艳色彩的词语,而李贺这首诗几乎句句都有鲜明的色彩,如金色、胭脂色和紫红色,它们和黑色、秋色等交织在一起,构成色彩斑斓的画面。诗人就像一个高明的画家,善于着色,以色示物,以色感人。

(11)、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12)、好了,关于边塞诗,咱们就聊到这里吧。和以前一样,接下来,又到了赏诗的环节,今天咱们就一起来欣赏20首唐朝人写的边塞诗吧。

(13)、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14)、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萄入汉家。《从军行·其四》唐·王昌龄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15)、罢兵回国,武帝大怒,发使遮玉门关,曰:“军有敢入,斩之!”两句意谓边战

(16)、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箸应啼别离后。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

(17)、首句由近及远眺望黄河,涌涌澎湃、波浪滔滔的黄河飞上云端,写得气象开阔。次句出现塞上孤城,并以万仞山作背景,点明地势险要,为下面两句写征夫作好准备。三句忽而一转,写羌笛吹奏《折杨柳》之声,不说“闻折柳”,改说“怨杨柳”,造语尤其巧妙。万里戍边的征夫听曲思乡,闻笛怀人,似乎笛声都在“怨杨柳”,流露的怨情当然是强烈的,而诗人以“何须怨”三字宽解语委婉道出,深沉含蓄,耐人寻味。诗意到这里,末句“春风不度玉门关”也就水到渠成了。含着无限乡思离情的征夫尽管不得还乡,但悲壮苍凉的诗意没有颓唐的情调,表现出盛唐诗人广阔的心胸。

(18)、第二首诗截取了边塞军旅生活的一个片断,通过写军中宴乐表现征戍者深沉、复杂的感情。诗人“以不尽尽之”,“思入微茫,似脱实粘”,才使人感到那样丰富深刻的思想感情,征戍者的内心世界表达得入木三分。

(19)、《使至塞上》(唐)王维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20)、此诗写悲壮惨烈的战斗场面,却处处都有鲜明的色彩,以色示物、以色感人,奇诡而又妥帖。

4、边塞诗人

(1)、王维是唐朝著名诗人、画家,字摩诘,号摩诘居士,参禅悟理,学庄信道,精通诗、书、画、音乐等,和王昌龄李白等同时代。本诗中的阳关在玉门关南面,和玉门关相同是其时通往西域的要塞。

(2)、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范仲淹《渔家傲》

(3)、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闻道玉门犹被遮,应将性命逐轻车。

(4)、近几年学术界对唐代边塞诗涉及的问题进行了热烈讨论,已经成为古典文学研究的一个热点。这既有助于古代文学研究的深入,但也形成了一种习惯性的认识:似乎仅唐代才有边塞诗。这种把边塞诗作为唐代文学专利品的看法是很难令人苟同的。边塞诗最早起源于先秦时代,更准确说,它起源于西周。根据是:先秦时代已具备边塞诗产生的历史条件与文化土壤,《诗经》中已有完整的边塞诗篇。关于边塞的古诗边塞诗是以边疆地区汉族军民生活和自然风光为题材的诗。一般认为,边塞诗初步发展于汉魏六朝时代,隋代开始兴盛,唐即进入发展的黄金时代。代表人物:高适、岑参、王昌龄、卢纶、李益、李白、常建

(5)、岑参(715?-770),荆州江陵(今湖北江陵县)人,天宝三载(744)进士,授右内率府兵曹参军,后两次从军边塞,曾任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府掌***,天宝末年又任安西北庭节度使封常清幕府判官。官至嘉州(今四川乐山市)刺史,故世称“岑嘉州”。边塞诗与高适齐名,想象丰富,气势豪迈,长于七言歌行。《全唐诗》录其诗四百多首。

(6)、这首诗描写边塞将士们很难得的一次欢聚的酒宴,以开怀痛饮一醉方休的场面,表现出激昂兴奋的情绪,是边地荒凉的环境、紧张动荡的征戍生活的写照,具有浓郁的边地色彩和军营生活的风味。诗人以饱蘸激情的笔触,用铿锵激越的音调,奇丽耀眼的词语,展现出一种激动和向往的艺术魅力,这正是盛唐边塞诗的特色。

(7)、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

(8)、读老杜的这首《兵车行》,可跟魏晋时期的大诗人陈琳写的那首《饮马长城窟行》一起看:“饮马长城窟,水寒伤马骨。……边城多健少,内舍多寡妇。……生男慎莫举,生女哺用脯。君独不见长城下,死人骸骨相撑拄……”

(9)、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10)、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11)、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

(12)、(注)关山月:乐府《横吹曲》调名。白登:今山西大同市东有白登山。

(13)、边塞诗标题——常含“塞、征、军、塞上、塞下、征人、从军”等字词。

(14)、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15)、边风飘飘那可度,绝域苍茫更何有。杀气三时作阵云,寒声一夜传刁斗。

(16)、望蓟门祖咏燕台一望客心惊,笳鼓喧喧汉将营。万里寒光生积雪,三边曙色动危旌。沙场烽火连胡月,海畔云山拥蓟城。少小虽非投笔吏,论功还欲请长缨。

(17)、将军金甲夜不脱,半夜行军戈相拨,风头如刀面如割。

(18)、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19)、杀人亦有限,列国自有疆。苟能制侵陵,岂在多杀伤。

(20)、  《从军行》组诗是王昌龄采用乐府旧题写的边塞诗,共有七首。此诗表现出乌云密布、满眼黄沙的瀚海孤城中,戍守将士的宽广胸襟,以及立誓破敌、决战决胜的豪迈气概。

5、边塞诗

(1)、这首诗不是在宣扬战争的可怕,也不是表现对戎马生涯的厌***,更不是对生命不保的哀叹。回过头去看看那欢宴的场面:耳听着阵阵欢快、激越的琵琶声,将士们兴致飞扬,你斟我酌,一阵痛饮之后,便醉意微微了。也许有人想放杯了吧,这时座中便有人高叫:怕什么,醉就醉吧,就是醉卧沙场,也请诸位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早将生死置之度外了。

(2)、喝醉酒后还穿着金甲起舞,欢腾的擂鼓声震动了周围的山川。

(3)、寄书长不避,况乃未休兵。(唐)李白1首《从军行》百战沙场碎铁衣,城南已合数重围。

(4)、此诗用浓厚的色彩描绘西北边塞风光,借辽远的空间集中表现思想感情,寓虚于实。

(5)、翻译:依旧是秦汉时期的明月和边关,守边御敌鏖战万里征人未回还。倘若龙城的飞将卫青如今还在,绝不许匈奴南下牧马度过阴山。

(6)、  盛唐诗人王昌龄有着“诗家天子”的美誉。他的这首《出塞》分为两篇,而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还属首篇。这首诗声调高昂,气势雄浑,不但是边塞诗的代表作,还被誉为“唐人七绝压卷之作”。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及内容相关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