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精品文案 >

精选142句论语全书20篇498章是儒家思想和中国文化最重要的典籍(论语全书共20篇)

论语全书20篇

1、论语全篇12篇

(1)、雪漠:《给你一双慧眼》1-85合辑(全书完)

(2)、▍免责声明:所有资料仅供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侵删。   

(3)、儒家经典就是指“四书”,即巜大学》《中庸》巜论语》《孟子》。

(4)、《论语》是以春秋时期思想家孔子言行为主的言论汇编,为儒家重要经典之在四库全书中列为“经”部。《论语》的“论”读音为(lún)”,为论辑、编纂的意思,“语”是话语、言辞的意思,如《国语》、《新语》之类,合起来指言论的汇编。

(5)、翻译:三军中可以夺取统帅,但是不可能强迫改变一个平民百姓的志向。

(6)、子路第十三(主要记录孔子论述为人和为政的道理)

(7)、(诵读经典)《论语-子路篇第十三》注音版童声跟读及解读

(8)、翻译:一个人的高尚的品质和外在的表现一致,然后才能成为君子。

(9)、2(好文分享)新的一年:平淡是真,健康是福3(好文分享)愿新年,胜旧年

(10)、(诵读经典)《论语-子张篇第十九》注音版童声跟读及解读

(11)、早在春秋后期孔子设坛讲学时期,其主体内容就已初始创成;孔子去世以后,他的弟子和再传弟子代代传授他的言论,并逐渐将这些口头记诵的语录言行记录下来,因此称为“论”;《论语》主要记载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因此称为“语”。

(12)、表现了诲人不倦的可贵精神。据《颜渊》记载,同是弟子问仁,孔子有不同的回答,答颜渊“克己复礼为仁”(为仁的表现之一为克己复礼,有所不为);答仲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就己与人之间的关系,以欲施做答,欲是个人的主观能动性之取舍。

(13)、12(好文分享)哪有什么人生开挂,不过是厚积薄发

(14)、31(国学经典)《论语》阳货篇第十七(1-13章)

(15)、(星云大师《迷悟之间》)《应变》1-94篇合辑(全书完)

(16)、27(好文分享)新年三愿:有事做,有人爱,有所期待

(17)、(星云大师《迷悟之间》《自在 人生哲学》1-94合辑(全书完)

(18)、现存《论语》20篇,492章,其中记录孔子与弟子及时人谈论之语约444章,记孔门弟子相互谈论之语48章。

(19)、乡d篇第十 论语目录1孔子于乡d,恂恂如也,似不能言者。其在宗庙朝廷,便便言,唯谨尔。2朝,与下大夫言,侃侃如也;与上大夫言,誾誾如也。君在,踧踖如也,与与如也。”3君召使摈,色勃如也,足躩如也。揖所与立,左右手,衣前后,襜如也。趋进,翼如也。宾退,必复命曰:“宾不顾矣。”4入公门,鞠躬如也,如不容。立不中门,行不履阈。过位,色勃如也,足躩如也,其言似不足者。摄齐升堂,鞠躬如也,屏气似不息者。出,降一等,逞颜色,怡怡如也。没阶,趋进,翼如也。复其位,踧踖如也。5执圭,鞠躬如也,如不胜。上如揖,下如授。勃如战色,足蹜蹜如有循。享礼,有容色。私觌,愉愉如也。6君子不以绀緅饰。红紫不以为亵服。当暑,袗絺绤,必表而出之。缁衣,羔裘;素衣,麑裘;黄衣,狐裘。亵裘长,短右袂。必有寝衣,长一身有半。狐貉之厚以居。去丧,无所不佩。非帷裳,必杀之。羔裘玄冠不以吊。吉月,必朝服而朝。7齐,必有明衣,布。齐必变食,居必迁坐。8食不厌精,脍不厌细。食饐而餲,鱼馁而肉败,不食。色恶,不食。臭恶,不食。失饪,不食。不时,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酱,不食。肉虽多,不使胜食气。惟酒无量,不及乱。沽酒市脯不食。不撤姜食,不多食。9祭于公,不宿肉。祭肉不出三日。出三日,不食之矣。10食不语,寝不言。11虽疏食菜羹,必祭,必齐如也。12席不正,不坐。13乡人饮酒,杖者出,斯出矣。14乡人傩,朝服而立于阼阶。15问人于他邦,再拜而送之。16康子馈药,拜而受之。曰:“丘未达,不敢尝。”17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18君赐食,必正席先尝之。君赐腥,必熟而荐之。君赐生,必畜之。侍食于君,君祭,先饭。19疾,君视之,东首,加朝服,拖绅。20君命召,不俟驾行矣。21入太庙,每事问。22朋友死,无所归,曰:“于我殡。”23朋友之馈,虽车马,非祭肉,不拜。24寝不尸,居不客。25见齐衰者,虽狎,必变。见冕者与瞽者,虽亵,必以貌。凶服者式之,式负版者。有盛馔,必变色而作。迅雷风烈,必变。26升车,必正立,执绥。车中,不内顾,不疾言,不亲指。27色斯举矣,翔而后集。曰:“山梁雌雉,时哉时哉!”子路共之,三嗅而作。

(20)、 (国学经典)   《论语》《朱子家训》《三字经》《千字文》《弟子规》《大学》合辑

2、论语全书20篇498章是儒家思想和中国文化最重要的典籍

(1)、在今通行本裡,論語是二十篇,四百九十八章。「分章也有不同」

(2)、29(好文分享)致新年:幸福安康,百病不侵

(3)、12(国学经典)《论语》雍也篇第六(16-30章)

(4)、《论语》内容涉及政治、教育、文学、哲学以及立身处世的道理等多方面。早在春秋后期孔子设坛讲学时期,其主体内容就已初始创成;孔子去世以后,他的弟子和再传弟子代代传授他的言论,并逐渐将这些口头记诵的语录言行记录下来,因此称为“论”;《论语》主要记载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因此称为“语”。

(5)、(视频)百家讲坛诗歌故人心系列合集(共45集)

(6)、 (曾国藩家书)《曾国藩家书》1-109篇合辑

(7)、18 (国学经典)《论语》乡d篇第十(1-14章)

(8)、8(国学经典)《论语》里仁篇第四(14-26章)

(9)、6(好文分享)人生最理想的状态:有前程可奔赴,有岁月可回首

(10)、(读书)稻盛和夫 《活法》第一至第五章合辑

(11)、   子张问于孔子曰:“何如斯可以从政矣?”子曰:“尊五美,屏四恶,斯可以从政矣。”子张曰:“何谓五美?”子曰:“君子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子张曰:“何谓惠而不费?”子曰:“因民之所利而利之,斯不亦惠而不费乎?择可劳而劳之,又谁怨?欲仁而得仁,又焉贪?君子无众寡,无小大,无敢慢,斯不亦泰而不骄乎?君子正其衣冠,尊其瞻视,俨然人望而畏之,斯不亦威而不猛乎?”子张曰:“何谓四恶?”子曰:“不教而杀谓之虐;不戒视成谓之暴;慢令致期谓之贼;犹之与人也,出纳之吝谓之有司。”

(12)、250(唐诗三百首)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13)、18(好文分享)和明白人说话,和踏实人做事,和厚道人谈情

(14)、孔子是《论语》描述的中心,“夫子风采,溢于格言”(《文心雕龙·征圣》);书中不仅有关于他的仪态举止的静态描写,而且有关于他的个性气质的传神刻画。此外,围绕孔子这一中心,《论语》还成功地刻画了一些孔门弟子的形象。

(15)、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祖籍宋国栗邑(今河南夏邑),中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

(16)、(诵读经典)《论语-公冶长第五》拼音童声跟读版

(17)、记录古代圣贤事迹、孔子众人周游列国中的言行及周游途中世人对于乱世的看法

(18)、子罕第九(主要记孔子言论,重点为孔子的行事风格,提倡和不提倡做的事)

(19)、微子篇第十八 论语目录1微子去之,箕子为之奴,比干谏而死。孔子曰:“殷有三仁焉。”2柳下惠为士师,三黜。人曰:“子未可以去乎?”曰:“直道而事人,焉往而不三黜?枉道而事人,何必去父母之邦?”3齐景公待孔子曰:“若季氏,则吾不能;以季、孟之间待之。”曰:“吾老矣,不能用也。”孔子行。4齐人归女乐,季桓子受之,三日不朝,孔子行。5楚狂接舆歌而过孔子曰:“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孔子下,欲与之言。趋而辟之,不得与之言。6长沮、桀溺耦而耕,孔子过之,使子路问津焉。长沮曰:“夫执舆者为谁?”子路曰:“为孔丘。”曰:“是鲁孔丘与?”曰:“是也。”曰:“是知津矣。”问于桀溺。桀溺曰:“子为谁?”曰:“为仲由”。曰:“是鲁孔丘之徒与?”对曰:“然。”曰:“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之?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也,岂若从辟世之士哉?”耨而不辍。子路行以告。夫子怃然曰:“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7子路从而后,遇丈人,以杖荷蓧。子路问曰:“子见夫子乎?”丈人曰:“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植其杖而芸。子路拱而立。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见其二子焉。明日,子路行以告。子曰:“隐者也。”使子路反见之。至,则行矣。子路曰:“不仕无义。长幼之节,不可废也;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欲洁其身,而乱大伦。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道之不行,已知之矣。”8逸民:伯夷、叔齐、虞仲、夷逸、朱张、柳下惠、少连。子曰:“不降其志,不辱其身,伯夷、叔齐与!”谓“柳下惠、少连,降志辱身矣,言中伦,行中虑,其斯而已矣。”谓“虞仲、夷逸,隐居放言,身中清,废中权。我则异于是,无可无不可。”9大师挚适齐,亚饭干适楚,三饭缭适蔡,四饭缺适秦,鼓方叔入于河,播武入于汉,少师阳、击磬襄入于海。10周公谓鲁公曰:“君子不施其亲,不使大臣怨乎不以。故旧无大故,则不弃也。无求备于一人!”11周有八士:伯达、伯适、仲突、仲忽、叔夜、叔夏、季随、季駉。

(20)、《论语》涉及多方面内容,当中包括儒家治国理念、人伦关系、个人道德规范、先秦时期的社会面貌,乃至孔子及其弟子的经历等。自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它被尊为“五经之輨辖,六艺之喉衿”,是研究孔子及儒家思想尤其是先秦儒家思想的一手资料。

3、论语全书共20篇

(1)、(诵读经典)《论语-卫灵公第十五》注音版童声跟读及解读(诵读经典)《论语-季氏篇第十六》注音版童声跟读及解读

(2)、14(国学经典)《论语》述而篇第七(20--38章)

(3)、(诵读经典)《论语-学而第一》注音版诵读、跟读(音频)

(4)、2 《平凡的世界》第二部第1-54章合集(全书完)

(5)、25(国学经典)《论语》子路篇第十三(16-30章)

(6)、仁,首先是人内心深处的一种真实的状态,折中真的极致必然是善的,这种真和善的全体状态就是“仁”。孔子确立的仁的范畴,进而将礼阐述为适应于仁、表达仁的一种合理的社会关系与待人接物的规范,进而明确“中庸”的系统方法论原则。

(7)、翻译:仁,距离我远吗?只要我想要做到仁,仁就随着心念到了。

(8)、(诵读经典)《论语-宪问篇第十四》注音版童声跟读及解读

(9)、作为儒家经典的《论语》,其内容博大精深,包罗万象,《论语》的思想主要有三个既各自独立又紧密相依的范畴:伦理道德范畴——仁、社会政治范畴——礼、认识方法论范畴——中庸。

(10)、雍也篇第六 论语目录1子曰:“雍也可使南面。”2仲弓问子桑伯子,子曰:“可也,简。”仲弓曰:“居敬而行简,以临其民,不亦可乎?居简而行简,无乃大简乎?”子曰:“雍之言然。”3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4子华使于齐,冉子为其母请粟。子曰:“与之釜。”请益。曰:“与之庾。”冉子与之粟五秉。子曰:“赤之适齐也,乘肥马,衣轻裘。吾闻之也:君子周急不继富。”5原思为之宰,与之粟九百,辞。子曰:“毋!以与尔邻里乡d乎!”6子谓仲弓曰:“犁牛之子且角,虽欲勿用,山川其舍诸?”7子曰:“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其馀则日月至焉而已矣。” 8季康子问:“仲由可使从政也与?”子曰:“由也果,于从政乎何有”曰:“赐也可使从政也与?”曰:“赐也达,于从政乎何有?”曰:“求也可使从政也与?”曰:“求也艺,于从政乎何有?”9季氏使闵子骞为费宰。闵子骞曰:“善为我辞焉!如有复我者,则吾必在汶上矣。”10伯牛有疾,子问之,自牖执其手,曰:“亡之,命矣夫!斯人也而有斯疾也!斯人也而有斯疾也!”11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12冉求曰:“非不说子之道,力不足也。”子曰:“力不足者,中道而废。今女画。”13子谓子夏曰:“女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14子游为武城宰。子曰:“女得人焉耳乎?”曰:“有澹台灭明者,行不由径,非公事,未尝至于偃之室也。”15子曰:“孟之反不伐,奔而殿,将入门,策其马,曰:‘非敢后也,马不进也。’”16子曰:“不有祝鲩之佞,而有宋朝之美,难乎免于今之世矣!”17子曰:“谁能出不由户?何莫由斯道也?”18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19子曰:“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20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21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22樊迟问知。子曰:“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问仁。曰:“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23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24子曰:“齐一变,至于鲁;鲁一变,至于道。”25子曰:“觚不觚,觚哉!觚哉!”26宰我问曰:“仁者,虽告之曰:‘井有仁焉。’其从之也?”子曰:“何为其然也?君子可逝也,不可陷也;可欺也,不可罔也。”27子曰:“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28子见南子,子路不说。夫子矢之曰:“予所否者,天厌之!天厌之!”29子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30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11)、《论语》是孔子与其弟子的语录结集,儒家重要经典之一。结集工作是由孔子门人及再传弟子完成的。

(12)、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

(13)、北宋政治家赵普曾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此书在中国古代社会所发挥的作用与影响之大。

(14)、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论语·子张》

(15)、清朝赵翼解释说:“语者,圣人之语言,论者,诸儒之讨论也。”其实,“论”又有纂的意思,所谓《论语》,是指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记载下来编纂成书。

(16)、34(国学经典)《论语》子张篇第十九(1-25章)

(17)、27(国学经典)《论语》宪问篇第十四(23-44章)

(18)、子罕篇第九 论语目录1子罕言利与命与仁。2达巷d人曰:“大哉孔子!博学而无所成名。”子闻之,谓门弟子曰:“吾何执?执御乎?执射乎?吾执御矣。”3子曰:“麻冕,礼也;今也纯,俭,吾从众。拜下,礼也;今拜乎上,泰也。虽违众,吾从下。”4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5子畏于匡,曰:“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6太宰问于子贡曰:“夫子圣者与?何其多能也?”子贡曰:“固天纵之将圣,又多能也。”子闻之,曰:“太宰知我乎!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君子多乎哉?不多也。”7牢曰:“子云:‘吾不试,故艺。’”8子曰:“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9子曰:“凤鸟不至,河不出图,吾已矣夫!”10子见齐衰者、冕衣裳者与瞽者,见之,虽少,必作;过之,必趋。11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之,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末由也矣。”12子疾病,子路使门人为臣。病间。曰:“久矣哉,由之行诈也!无臣而为有臣。吾谁欺?欺天乎?且予与其死于臣之手也,无宁死于二三子之手乎?且予纵不得大葬,予死于道路乎?”13子贡曰:“有美玉于斯,韫椟而藏诸?求善贾而沽诸?”子曰:“沽之哉!沽之哉!我待贾者也。”14子欲居九夷。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15子曰:“吾自卫反鲁,然后乐正,《雅》《颂》各得其所。”16子曰:“出则事公卿,入则事父兄,丧事不敢不勉,不为酒困,何有于我哉?”17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18子曰:“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19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20子曰:“语之而不惰者,其回也与!”21子谓颜渊曰:“惜乎!吾见其进也,未见其止也。”22子曰:“苗而不秀者有矣夫!秀而不实者有矣夫!”23子曰:“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24子曰:“法语之言,能无从乎?改之为贵。巽与之言,能无说乎?绎之为贵。说而不绎,从而不改,吾未如之何也已矣。”25子曰:“主忠信,毋友不如已者,过则勿惮改。”26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27子曰:“衣敝緼袍,与衣狐貉者立,而不耻者,其由也与?‘不忮不求,何用不臧?’”子路终身诵之。子曰:“是道也,何足以臧?”28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29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30子曰:“可与共学,未可与适道;可与适道,未可与立;可与立,未可与权。”31“唐棣之华,偏其反而。岂不尔思?室是远而。”子曰:“未之思也,夫何远之有?”

(19)、孔丘(公元前551~前479)中国春秋末期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字仲尼,世人尊称孔子。春秋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

(20)、20(好文分享)最高级的修养,是不动声色的善良

4、论语全书20篇498章

(1)、尧曰第二十(主要记录古代圣贤的言论和孔子对于为政的论述)

(2)、《论语》是儒家经典之是一部以记言为主的语录体散文集,主要以语录和对话文体的形式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审美、道德伦理和功利等价值思想。

(3)、阳货:主要记录孔子论述仁德,阐发礼乐治国之道

(4)、《论语》是儒家经典之是一部以记言为主的语录体散文集,主要以语录和对话文体的形式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审美、道德伦理和功利等价值思想。

(5)、《论语》多为语录,但都辞约义富,有些语句、篇章形象生动。

(6)、孔子的这段话给到我们鼓励:就算象他这样的圣人,也是和我们普通人一样,只要能坚持从文化中汲取养料,一定大有益处。他老人家鼓励我们敏而好学,持之以恒!

(7)、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

(8)、记录孔子和弟子们探讨求学为道的言论,弟子们对于孔子的敬仰赞颂

(9)、散文类又可以分为儒家经典作品、历史散文作品和诸子散文作品等三大类。

(10)、266(唐诗三百首)刘禹锡:乌衣巷267(唐诗三百首)刘禹锡:春词

(11)、《论语》以语录体为主,叙事体为辅,主要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较为集中地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

(12)、 (读书)张德芬 《遇见未知的自己》1-33篇 合辑

(13)、學而篇第一有十六章,爲政篇第二有二十四章,八佾篇第三有二十六章,里仁篇第四有二十六章,公冶長篇第五有二十七章,雍也篇第六有二十八章,述而篇第七有三十七章,泰伯篇第八有二十一章,子罕篇第九有三十章,鄉黨篇第十有十八章,先進篇第十一有二十五章,顏淵篇第十二有二十四章,子路篇第十三有三十章,憲問篇第十四有四十七章,衛靈公篇第十五有四十一章,季氏篇第十六有十四章,陽貨篇第十七有二十六章,微子篇第十八有十一章,子張篇第十九有二十五章,堯曰篇第二十有三章。

(14)、(读书)稻盛和夫 《活法》第一至第五章合辑

(15)、我想您問的「則」,是和「章」對應的,論語有四百九十八章。「此錢穆先生的說法」

(16)、翻译:懂得它不如爱好它,爱好它不如以它为乐。

(17)、(诵读经典)《论语-里仁第四》注音版童声跟读及解读

(18)、2-6(好文分享)越是艰难的时候,越要好好生活

(19)、孔子去世以后,他的弟子和再传弟子代代传授他的言论,并逐渐将这些口头记诵的语录言行记录下来,因此称为“论”;《论语》主要记载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

(20)、(星云大师《迷悟之间》)《应变》1-94篇合辑(全书完)

5、论语全部内容原文

(1)、先进第十一(主要记录孔子教育言论和对其弟子的评论)

(2)、此书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与《大学》《中庸》《孟子》并称“四书”,再加上《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总称“四书五经”。

(3)、因其偏重于只言片语的记录,短小简约,不重文采,不讲求篇章结构,也不讲求段落、内容间的联系,还没有构成单篇的、形式完整的篇章,故称之为语录体。

(4)、微子第十八(主要记录古代圣贤事迹、孔子众人周游列国中的言行及周游途中世人对于乱世的看法)

(5)、微子:主要记录古代圣贤事迹、孔子众人周游列国中的言行及周游途中世人对于乱世的看法

(6)、内容涉及政治、教育、文学、哲学以及立身处世的道理等多方面。早在春秋后期孔子设坛讲学时期,其主体内容就已初始创成。

(7)、(经典英语)新概念英语第一册1-144课合集(全书完)

(8)、2-3(好文分享)一个人走上坡路的十条建议,看完豁然开朗

(9)、274(唐诗三百首)杜牧:将赴吴兴登乐游原

(10)、清朝赵翼解释说:“语者,圣人之语言,论者,诸儒之讨论也。”其实,“论”又有纂的意思,所谓《论语》,是指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记载下来编纂成书。现存《论语》20篇,492章,其中记录孔子与弟子及时人谈论之语约444章,记孔门弟子相互谈论之语48章。

(11)、1《平凡的世界》第一部第1-54章合集(全书完)

(12)、《三字经》、《百家姓》、 《千字文》、《弟子规》

(13)、先进篇第十一 论语目录1子曰:“先进于礼乐,野人也;后进于礼乐,君子也。如用之,则吾从先进。”2子曰:“从我于陈、蔡者,皆不及门也。”3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4子曰:“回也非助我者也,于吾言无所不说。”5子曰:“孝哉,闵子骞!人不间于其父母昆弟之言。”6南容三复“白圭”,孔子以其兄之子妻之。7季康子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8颜渊死,颜路请子之车以为之椁。子曰:“才不才,亦各言其子也。鲤也死,有棺而无椁。吾不徒行以为之椁。以吾从大夫之后,不可徒行也。”9颜渊死。子曰:“噫!天丧予!天丧予!”10颜渊死,子哭之恸。从者曰:“子恸矣!”曰:“有恸乎?非夫人之为恸而谁为?”11颜渊死,门人欲厚葬之。子曰:“不可。”门人厚葬之。子曰:“回也视予犹父也,予不得视犹子也。非我也,夫二三子也。”12季路问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曰:“敢问死。”曰:“未知生,焉知死?”13闵子侍侧,誾誾如也;子路,行行如也;冉有、子贡,侃侃如也。子乐。“若由也,不得其死然。”14鲁人为长府。闵子骞曰:“仍旧贯,如之何?何必改作?”子曰:“夫人不言,言必有中。”15子曰:“由之瑟奚为于丘之门?”门人不敬子路。子曰:“由也升堂矣,未入于室也。”16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曰:“然则师愈与?”子曰:“过犹不及。”17季氏富于周公,而求也为之聚敛而附益之。子曰:“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18柴也愚,参也鲁,师也辟,由也喭。19子曰:“回也其庶乎?屡空。赐不受命,而货殖焉,亿则屡中。”20子张问善人之道。子曰:“不践迹,亦不入于室。”21子曰:“论笃是与,君子者乎?色庄者乎?”22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23子畏于匡,颜渊后。子曰:“吾以女为死矣。”曰:“子在,回何敢死?”24季子然问:“仲由、冉求可谓大臣与?”子曰:“吾以子为异之问,曾由与求之问。所谓大臣者,以道事君,不可则止。今由与求也,可谓具臣矣。”曰:“然则从之者与?”子曰:“弑父与君,亦不从也。”25子路使子羔为费宰。子曰:“贼夫人之子。”子路曰:“有民人焉,有社稷焉,何必读书,然后为学?”子曰:“是故恶夫佞者。”26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夫子哂之。“求!尔何如?”对曰:“方六如五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礼乐,以俟君子。”“赤!尔何如?”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点!尔何如?”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三子者出,曾皙后。曾皙曰:“夫三子者之言何如?”子曰:“亦各言其志也已矣。”曰:“夫子何哂由也?”曰:“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唯求则非邦也与?”“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唯赤则非邦也与?”“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

(14)、先秦时期的作品,分类比较简洁明确,总体分为韵文和散文两类。

(15)、11(国学经典)《论语》雍也篇第六(1-15章)

(16)、尧曰:“咨!尔舜,天之历数在尔躬,允执其中。四海困穷,天禄永终。”舜亦以命禹。曰:“予小子履,敢用玄牡,敢昭告于皇皇后帝:有罪不敢赦,帝臣不蔽,简在帝心。朕躬有罪,无以万方;万方有罪,罪在朕躬。”周有大赉,善人是富。“虽有周亲,不如仁人。百姓有过,在予一人。”谨权量,审法度,修废官,四方之政行焉。兴灭国,继绝世,举逸民,天下之民归心焉。所重:民、食、丧、祭。宽则得众,信则民任焉,敏则有功,公则说。

(17)、17(国学经典)《论语》子罕篇第九(17-31章)

(18)、雪漠:《世界是心的倒影》1-43合辑 (全书完)

(19)、中国古代散文的一种体式。常用于门人弟子记录导师的言行,有时也用于佛门的传教记录。

(20)、30(国学经典)《论语》季氏篇第十六(1-14章)

(1)、15(好文分享)遇人藏住事,遇事沉住气,生气压住火

(2)、(诵读经典)《论语-阳货篇第十七》注音版童声跟读及解读

(3)、19(国学经典)《论语》乡d篇第十(15-27章)20(国学经典)《论语》先进篇第十一(1-13章)

(4)、现存《论语》20篇,492章,其中记录孔子与弟子及时人谈论之语约444章,记孔门弟子相互谈论之语48章。

(5)、   孔子曰:“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不知礼,无以立也;不知言,无以知人也。”

(6)、《论语》进入经书之列是在唐代。“到唐代,礼有《周礼》《仪礼》《礼记》,春秋有《左传》《公羊》《谷梁》,加上《论语》《尔雅》《孝经》,这样是十三经。”

(7)、现在通行的《论语》20篇,内容以伦理、教育为主。《论语》在汉代有《鲁论语》、《齐论语》与《古论语》等不同本子流传,后来统一于郑玄。现存旧注有魏何晏注、宋邢邴疏《论语注疏》、宋朱熹《论语集注》及清刘宝楠《论语正义》等,今注本有杨伯峻《论语译注》。

(8)、2-4(好文分享)有本事的人,身上有四个特征

(9)、32(国学经典)《论语》阳货篇第十七(14-26章)

(10)、孔子开创了私人讲学之风,倡导仁义礼智信。有弟子三千,其中贤人七十二。他曾带领部分弟子周游列国十三年,晚年修订《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经。孔子去世后,其弟子及再传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整理编成《论语》。该书被奉为儒家经典。

(11)、4(国学经典)《论语》为政第二(13-24章)

(12)、子罕:主要记孔子言论,重点为孔子的行事风格,提倡和不提倡做的事

(13)、子张问孔子说:“怎样才可以治理政事呢?”孔子说:“尊重五种美德,排除四种恶政,这样就可以治理政事了。”子张问:“五种美德是什么?”孔子说:“君子要给百姓以恩惠而自已却无所耗费;使百姓劳作而不使他们怨恨;要追求仁德而不贪图财利;庄重而不傲慢;威严而不凶猛。”子张说:“怎样叫要给百姓以恩惠而自己却无所耗费呢?”孔子说:“让百姓们去做对他们有利的事,这不就是对百姓有利而不掏自己的腰包嘛!选择可以让百姓劳作的时间和事情让百姓去做。这又有谁会怨恨呢?自己要追求仁德便得到了仁,又还有什么可贪的呢?君子对人,无论多少,势力大小,都不怠慢他们,这不就是庄重而不傲慢吗?君子衣冠整齐,目不邪视,使人见了就让人生敬畏之心,这不也是威严而不凶猛吗?”子张问:“什么叫四种恶政呢?”孔子说:“不经教化便加以杀戮叫做虐;不加告诫便要求成功叫做暴;不加监督而突然限期叫做贼,同样是给人财物,却出手吝啬,叫做小气。”

(14)、《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是一部以记言为主的语录体散文集,主要以语录和对话文体的形式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审美、道德伦理和功利等价值思想。《论语》内容涉及政治、教育、文学、哲学以及立身处世的道理等多方面。

(15)、2(国学经典)《论语》 学而篇第一(9-16章)

(16)、乡d第十(主要记录孔子言谈举止,衣食住行和生活习惯)

(17)、(诵读经典)《论语-为政第二》注音版童声跟读(音频)

(18)、诸子散文则指李耳所著的巜老子》,庄周的《庄子》,墨翟的巜墨子》荀况的《荀子》,韩非的巜韩非子》列御寇的巜列子》等。

(19)、35(国学经典)《论语》尧曰篇第二十(1-3章)

(20)、泰伯篇第八 论语目录1子曰:“泰伯,其可谓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2子曰:“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君子笃于亲,则民兴于仁;故旧不遗,则民不偷。”3曾子有疾,召门弟子曰:“启予足!启予手!《诗》云:‘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而今而后,吾知免夫!小子!”4曾子有疾,孟敬子问之。曾子言曰:“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君子所贵乎道者三:动容貌,斯远暴慢矣;正颜色,斯近信矣;出辞气,斯远鄙倍矣。笾豆之事,则有司存。”5曾子曰:“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昔者吾友尝从事于斯矣。”6曾子曰:“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君子人与?君子人也。”7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8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9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10子曰:“好勇疾贫,乱也。人而不仁,疾之已甚,乱也。”11子曰:“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骄且吝,其馀不足观也已。”12子曰:“三年学,不至于谷,不易得也。”13子曰:“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危邦不人,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14子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15子曰:“师挚之始,《关雎》之乱,洋洋乎盈耳哉!”16子曰:“狂而不直,侗而不愿,悾悾而信,吾不知之矣。”17子曰:“学如不及,犹恐失之。”18子曰:“巍巍乎,舜、禹之有天下也,而不与焉!”19子曰:“大哉尧之为君也!巍巍乎!唯天为大,唯尧则之。荡荡乎!民无能名焉。巍巍乎其有成功也!焕乎其有文章!”20舜有臣五人而天下治。武王曰:“予有乱臣十人。”孔子曰:“才难,不其然乎?唐、虞之际,于斯为盛。有妇人焉,九人而已。三分天下有其以服事殷。周之德,其可谓至德也已矣。”21子曰:“禹,吾无间然矣。菲饮食而致孝乎鬼神,恶衣服而致美乎黻冕,卑宫室而尽力乎沟洫。禹,吾无间然矣。”

(1)、15(国学经典)《论语》泰伯篇第八(1-21章)16(国学经典)《论语》子罕篇第九(1-16章)

(2)、(诵读经典)《论语-颜渊篇第十二》注音版童声跟读及解读

(3)、《论语》的主要特点是语言简练,用意深远,有一种雍容和顺、纡徐含蓄的风格。还有就是在简单的对话和行动中展示人物形象。同时语言浅近易懂,接近口语,也是一个特点。

(4)、述而篇第七 论语目录1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2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3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4子之燕居,申申如也,夭夭如也。5子曰:“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6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7子曰:“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无诲焉。”8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9子食于有丧者之侧,未尝饱也。10子於是日哭,则不歌。11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惟我与尔有是夫!”子路曰:“子行三军,则谁与?”子曰:“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12子曰:“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13子之所慎:齐、战、疾。14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15冉有曰:“夫子为卫君乎?”子贡曰:“诺。吾将问之。”入,曰:“伯夷、叔齐何人也?”曰:“古之贤人也。”曰:“怨乎?”曰:“求仁而得仁,又何怨?”出,曰:“夫子不为也。”16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17子曰:“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18子所雅言,《诗》、《书》、执行,皆雅言也。19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20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21子不语:怪、力、乱、神。22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23子曰:“天生德于予,恒其如予何?”24子曰:“二三子以我为隐乎?吾无隐乎尔。吾无行而不与二三子者,是丘也。”25子以四教:文、行、忠、信。26子曰:“圣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君子者,斯可矣。”子曰:“善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有恒者,斯可矣。亡而为有,虚而为盈,约而为泰,难乎有恒矣。”27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28子曰:“盖有不知而作之者,我无是也。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知之次也。”29互乡难与言,童子见,门人惑。子曰:“与其进也,不与其退也,唯何甚?人洁已以进,与其洁也,不保其往也。”30子曰:“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31陈司败问:“昭公知礼乎?”孔子曰:“知礼。”孔子退,揖巫马期而进之,曰:“吾闻君子不d,君子亦d乎?君取于吴,为同姓,谓之吴孟子。君而知礼,孰不知礼?“巫马期以告。子曰:“丘也幸,苟有过,人必知之。”32子与人歌而善,必使反之,而后和之。33子曰:“文,莫吾犹人也。躬行君子,则吾未之有得。”34子曰:“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公西华曰:“正唯弟子不能学也。”35子疾病,子路请祷。子曰:“有诸?”子路对曰:“有之。诔曰:‘祷尔于上下神祗。’”子曰:“丘之祷久矣。”36子曰:“奢则不孙,俭则固。与其不孙也,宁固。”37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38子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

(5)、季氏第十六(主要记孔子论君子修身,以及如何用礼法治国)

(6)、6(国学经典)《论语》八佾篇第三(14-26章)

(7)、1(国学经典)《论语》学而篇第一(1-8章)

(8)、(诵读经典)《论语-泰伯第八》注音版童声跟读及解读

(9)、(星云大师《迷悟之间》《结缘 幸福箴言》1-95合辑(全书完)

(10)、因为“由也兼人,故退之。”答冉有:“闻斯行之。”因为“求也退,故进之。”这不仅是因材施教教育方法的问题,其中还饱含孔子对弟子的高度的责任心!

(11)、33(国学经典)《论语》微子篇第十八(1-11章)

(12)、泰伯:主要记孔子和曾子的言论及其对古人的评论

(13)、2-11(好文分享)放下别人的错,解脱自己的心

(14)、作为儒家经典的《论语》,其内容博大精深,包罗万象,《论语》的思想主要有三个既各自独立又紧密相依的范畴:伦理道德范畴——仁、社会政治范畴——礼、认识方法论范畴——中庸。仁,首先是人内心深处的一种真实的状态,折中真的极致必然是善的,这种真和善的全体状态就是“仁”。孔子确立的仁的范畴,进而将礼阐述为适应于仁、表达仁的一种合理的社会关系与待人接物的规范,进而明确“中庸”的系统方法论原则。

(15)、《平凡的世界》第一部第1-54章合集(全书完)

(16)、学而:主要讲“务本”的道理,引导初学者进入“道德之门”

(17)、孔子还主张学习的态度要求实、要学思结合。学知、求实、慎思、明辨,是孔子对为学的基本要求。

(18)、颜渊篇第十二 论语目录1颜渊问仁。子曰:“克已复礼为仁。一日克已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2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仲弓曰:“雍虽不敏,请事斯语矣。”3司马牛问仁。子曰:“仁者,其言也讱。”曰:“其言也讱,斯谓之仁已乎?”子曰:“为之难,言之得无讱乎?”4司马牛问君子。子问:“君子不忧不惧。”曰:“不忧不惧,斯谓之君子已乎?”子曰:“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5司马牛忧曰:“人皆有兄弟,我独亡。”子夏曰:“商闻之矣: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无兄弟也?”6子张问明。子曰:“浸润之谮,肤受之愬,不行焉,可胃明也已矣。浸润之谮,肤受之愬,不行焉,可谓远也已矣。”7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8棘子成曰:“君子质而已矣,何以文为?”子贡曰:“惜乎,夫子之说君子也!驷不及舌。文犹质也,质犹文也。虎豹之鞟犹犬羊之鞟。”9哀公问于有若曰:“年饥,用不足,如之何?”有若对曰:“盍彻乎?”曰:“吾犹不足,如之何其彻也?”对曰:“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10子张问崇德辨惑。子曰:“主忠信,徙义,崇德也。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既欲其生,又欲其死,是惑也。‘诚不以富,亦祗以异’。”11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12子曰:“片言可以折狱者,其由也与?”子路无宿诺。13子曰:“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14子张问政。子曰:“居之无倦,行之以忠。”15子曰:“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16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17季康子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18季康子患盗,问于孔子。孔子对曰:“苟子之不欲,虽赏之不窃。”19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20子张问:“士何如斯可谓之达矣?”子曰:“何哉,尔所谓达者?”子张对曰:“在邦必闻,在家必闻。”子曰:“是闻也,非达也。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在邦必达,在家必达。夫闻也者,色取仁而行违,居之不疑。在邦必闻,在家必闻。”21樊迟从游于舞雩之下,曰:“敢问崇德,修慝,辨惑。”子曰:“善哉问!先事后得,非崇德与?攻其恶,无攻人之恶,非修慝与?一朝之忿,忘其身,以及其亲,非惑与?”22樊迟问仁。子曰:“爱人。”问知。子曰:“知人。樊迟未达。子曰:”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樊迟退,见子夏曰:“乡也吾见于夫子而问知,子曰:‘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何谓也?”子夏曰:“富哉言乎!舜有天下,选于众,举皋陶,不仁者远矣。汤有天下,选于众,举伊尹,不仁者远矣。”23子贡问友。子曰:“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毋自辱焉。”24曾子曰:“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19)、记录孔子和其弟子论修身为人之道,以及对古人的评价

(20)、翻译:有了过错,别人都能看到;改了,人们都会敬仰他。

(1)、子张:主要记录孔子和弟子们探讨求学为道的言论,弟子们对于孔子的敬仰赞颂

(2)、2-10(好文分享)没事少迷茫,有空多读书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