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精品文案 >

精选91句简述杜威的教育思想理论(简述杜威的教育思想,并谈谈其思想对你的教育启示)

简述杜威的教育思想

1、简述杜威的教育思想理论内容

(1)、胡适也积极地介绍杜威的实用主义,并对近代中国反封建的文化运动起了重要的作用。与此同时,他还注意将实用主义教育思想与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中的某些精华结合起来,并进行中国化教育道路的探索。

(2)、有助于教育方法的改革与创新。在助推学生成长与发展的过程当中,教学方法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现代教学体系中方法的改革与创新应该成为整个教学改革的主要落脚点。随着整体的教学方法的不断完善,整体的教学效果也会得到相应水平的提升。在今后的教学发展过程当中,不断进行教学方法的改进与创新是推动整体的教学水平更上一个新的台阶的关键所在。

(3)、杜威的教育思想曾对二十世纪上半叶的中国教育界、思想界发生过重大影响。民国时期一些重要人物如胡适、陶行知、郭秉文、张伯苓、蒋梦麟等均曾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留学,曾是杜威的学生。

(4)、“杜威先生在中国的行程是非常成功的。从他抵达中国到现在,所到之处都受到了热烈的欢迎。一些银行家和编辑经常去他的住处拜访;一些教师和学生则集聚在他的教室里;一些社团竞相接待他,听他的讲演;一些报纸竞相翻译并刊登他的最新言论。他的发言和讲演被竞相阅读,他的传记被精心撰写。人们认真地评论他的哲学,并毫不费力地记住他的名字。”

(5)、教育者为社会领袖(在福建省立第一师范学校的讲演)

(6)、这为杜威教育理论的产生提供了条件。杜威的教育思想正是这一时期科学探索精神广泛影响的产物。另一方面,19世纪后期的美国实用主义哲学也形成了与以往哲学不同的特点。实用主义哲学是一种强调行动和鼓励探究的哲学。

(7)、陶行知在反对传统的中国封建教育的过程中,从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中吸取合理因素并在长期的平民教育、农村教育和普及教育的实践活动中试图对杜威的学说和理论加以改造,形成了他自己的“生活教育”理论,体现了人民大众的新民主主义教育的方向。正是在教育实践活动中,陶行知发现了杜威的教育学说和理论行不通,这不能不引起他的深思和反省,经过在实践活动中对真理的不懈追求,从而逐渐摆脱了杜威教育思想对他的影响,办起了适合中国国情和为中国人民需要的教育。

(8)、②学校与社会。针对传统教育脱离社会生活的弊病,杜威提出了“学校即社会”的观点。强调儿童的社会生活是其一切训练或生长的基础。要指导儿童参加社会活动。

(9)、教学方法不同。赫尔巴特强调教师的讲授,杜威十分推崇这种从做中学或从经验中学习的教学方法。这种方法强调教学必须考虑儿童本性发展的特点,必须考虑儿童的接受能力和个别差异,教学必须考虑儿和需要,使儿童积极、主动地学习。  

(10)、并在《新华文摘》、《教育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科版)、《教育学报》等国内核心期刊发表或转载多篇论文。

(11)、教育是人与环境的交互作用的观点是内发论和外铄论的超越和突破。

(12)、 对杜威“教育即生长”的正确理解是(   )

(13)、提出了现代教育的基本理念:现代教育三中心。

(14)、杜威在1919年访问中国,2年多时间留下《杜威五大演讲》以及许多著作和论文,引发对当下中国教育现状的反思。

(15)、品格之养成为教育之无上目的(在山西太原大学校礼堂的讲演)

(16)、“教育即经验的继续不断的改组或改造”是杜威的基本教育观点之一。他指出:“生长的理想归结为这样的观点,即教育是经验的继续不断的改组或改造。”

(17)、邱磊在主编《“偷师”杜威——开启教育智慧的12把钥匙》一书的“副产品”,在编选的过程,作者摘录了大量杜威的经典话语,并在此基础上,结合今天教育教学的现状和实践需求,从教学观、教材观、德育观、师生观等角度,梳理了诸多具有现实指导意义的教育箴言。力图从杜威有重要贡献的语段中,立体构建杜威的教育世界,给读者以启示和引导。

(18)、A.存在主义教育思想B.要素主义教育思想C.实用主义教育思想D.永恒主义教育思想

(19)、职业教育与劳动问题(在中华职业教育社的讲演)

(20)、杜威以教育是生活、生长和经验改造的理论为基础,对教材和教法等课题作出和传统观念不同的论述。

2、简述杜威的教育思想理论

(1)、在教学过程上,杜威提出五步教学法:困难、问题、假设、验证、结论。杜威认为,好的教学必须能唤起儿童的思维。作为一个思维过程,具体分成五个步骤,通称“思维五步”,一是疑难的情境;二是确定疑难的所在;三是提出解决疑难的各种假设;四是对这些假设进行推断;五是验证或修改假设。由“思维五步"出发,杜威认为,教学过程也相应地分成五个步骤:一是教师给儿童提供一个与社会生活经验相联系的情境;二是使儿童有准备去应付在情境中产生的问题;三是使儿童产生对解决问题的思考和假设;四是儿童自己对解决问题的假设加以整理和排列;五是儿童通过应用来检验这些假设。

(2)、(2013新乡单选)在教育中强调儿童在教育中的中心地位,主张教师应以学生的发展为目的,围绕学生的需要和活动组织教学的代表人物是()

(3)、 这一观点是以杜威的主观唯心经验论的哲学理论为基础提出来的。在杜威看来,既然经验是世界的基础,因此教育也就是通过儿童自身的活动去获得各种直接经验的过程。教育的主要任务并不是教给儿童既有的科学知识,而是要让儿童在活动中自己去获取经验。

(4)、 杜威强调,在教育过程中要重视儿童的本能活动,并把它们作为教育的出发点。杜威的“儿童中心主义”思想是对卢梭自然力论精髓的继承和发展,当然,儿童中心主义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它的主要缺陷在于,它是杜威在其生物化的本能论心理学基础上提出来的,是在把人的心理活动看成是生物化本能活动的产物,完全否定社会实践对人的心理发展的作用这一前提下提出来的,因而是不科学的。杜威一味强调教育要顺应并促进儿童心理本能的发展,要以儿童为中心,却忽略了社会因素对教育的制约性。  

(5)、杜威的著作,显现了一个事实,即他是一位致力于写作的学人,他在维蒙特大学求学的时候,就显示出是一个专心致志的好学生,但他不擅于口才,文笔亦不精辟,并不是一位善用文思表达意见的人,他的作品是不容易立即被理解的。

(6)、“这是我一生中所做过的最有趣的和在智力上最有用的事情。”

(7)、本文部分图片来自网络,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小编。

(8)、杜威把儿童“通过参与成人做的事去学习”称为间接的教育(即直接经验的学习),把“对青少年进行深思熟虑的教育”称为正式教育(即间接经验的学习)。

(9)、对20世纪许多国家教育的影响,包括日本、土耳其、墨西哥和苏联等,扩大了教育思想传播;许多著作被译成多种文字。

(10)、 按照杜威的观点,在教育过程中儿童经验的获得要依靠儿童自身的活动去达到,由此他又提出另一个教育基本原则——“从做中学”,并把它作为教学理论的中心原则。

(11)、    “教育即生活”是杜威关于教育本质的认识。其基本内涵为:

(12)、美国教育会之组织及其影响于社会(在福建省教育会的讲演)

(13)、正是在这种背景下,胡适、陶行知、陈鹤琴以及蒋梦麟、郭秉文等作为赴美国留学的青年学生先后进入了哥伦比亚大学。在那里,他们无疑受到了杜威的思想方法和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影响。这些后来致力于中国教育改革的学者,“在美国进步主义思想的中心哥伦比亚大学学习,并在其生平的某点上自认是他的大师约翰·杜威的追随者”。特别是胡适,他最终选择实用主义为自己的思想信仰,实际上是由于杜威的影响。

(14)、 在教学理论上,杜威提出了“从做中学”这一基本原则。他在论述教学中的一些主要问题时(如教学过程、课程、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等),都是从自身的活动中进行学习;教学应该从学生的经验和活动出发。杜威提出“从做中学”的理论是以其主观唯心主义经验论作为理论基础的。

(15)、   (1)民主与教育的关系民主主义教育的特点第民主的教育应当是所有人的教育。

(16)、提到杜威就不得不提赫尔巴特,杜威与赫尔巴特是教育学界的两大泰斗,分别代表着传统派与革新派

(17)、A.从做中学B.儿童“静听”的学习方式C.教学应当脱离儿童的经验和生活D.教育即生活E.学校即社会

(18)、A.社会即学校B.生活即教育C.从做中学D.教、学、做合一

(19)、他认为传统的学校课程以学科为中心,没有考虑儿童的兴趣和需要,学科分得过细,脱离生活实际。他主张教育不是为未来生活做准备,认为“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不断改造”;认为“学校即社会”“教育是一个社会过程”。

(20)、主要学术成果有:《中外教育简史》、《文化视野中的学校教育:历史与比较》、《外国学前教育史》、《教育史研究:寻求一种更好的解释》、《欧美儿童研究运动:历史、比较及影响》等。

3、简述杜威的教育思想,并谈谈其思想对你的教育启示

(1)、⑥教育与职业,杜威主张把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强调在一个真正民主的社会中,职业教育应成为整个教育计划的一部分。职业教育不是狭窄的职业训练,而是使学生获得与普通教育结合的职业训练。为了更好地实施职业教育,必须改革学校的课程体系,把职业课程和普通课程结合起来。

(2)、教育史上“现代教育”的代言人是( )。  

(3)、与贵州教育实业参观团之谈话(在北京大学哲学教研室)

(4)、在晚餐会上,蔡元培致词说:“我所最先感想的,就是博士与孔子同一生日……博士的哲学,用19世纪的科学作根据,用孔德的实证哲学、达尔文的进化论、詹美士的实用主义递演而成的,我们敢认为是西洋新文明的代表。”他还说:“我觉得孔子的理想与杜威的学说很有相同的点。这就是东西文明要媒合的证据了。但媒合的方法,必先要领得西洋科学的精神,然后用它来整理中国的旧学说,才能发生一种新义。”后来,1920年10月17日,北京大学举行典礼授予杜威名誉博士学位。在这次典礼上,蔡元培称杜威为“西方的孔子”,在场的人对此给以热烈的掌声。杜威本人后来说,这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5)、对于杜威来说,在中国的早期日子里,最高兴的一天是5月12日与孙中山先生的见面。由于对哲学颇有兴趣的孙中山特别感兴趣于思想与行动的关系,因此,在与杜威见面时就讨论了这个问题。后来,杜威曾这样回忆道:“那天傍晚,与前总统孙中山先生在一起感到很高兴。”

(6)、杜威夫妇是4月30日抵达上海的。北京大学代表胡适、江苏教育会代表蒋梦麟、南京高等师范学校的代表陶行知以及欢迎的人群在码头上欢迎杜威夫妇的到来。杜威的女儿露西·杜威是1919年7月加入杜威的中国之行的。

(7)、(1)关于教育本质。杜威在自己的教育理论中从各种不同角度,多方面且反复地论述了教育本质问题。他关于教育本质的观点,基本可以用他提出的三个重要论点来加以概括,这就是:“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经验的继续不断的改造”。

(8)、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之关系(在上海沪江大学的讲演)

(9)、首先,这一思想的形成是与杜威对这一时期欧美社会深刻变革的认识分不开的,在杜威看来,自工业革命以来不到100年时间里,人类社会发生了迅速、广泛和深刻的变化,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迅速推进,不仅改变了政治疆界,扩大了生产的规模,加速了人口的流动,也使得人们的各种生活习惯、道德以及观念和爱好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10)、约翰·杜威(JohnDewey),美国著名哲学家、教育家,实用主义哲学的创始人之机能主义心理学的先驱,美国进步主义教育运动的代表。19世纪美国流行的是殖民时期沿袭下来的旧教育,再加上19世纪后期从德国传入的赫尔巴特教学方法逐渐刻板化,使得当时的学校缺乏生气。杜威是当时传统教育的改造者,是新教育的拓荒者,他提倡从儿童的天性出发,促进儿童的个性发展。他的理论是现代教育理论的代表,区别于传统教育“课堂中心”“教材中心”“教师中心”的“旧三中心论”,他提出“儿童中心(学生中心)”“活动中心”“经验中心”的新三中心论。其代表著作《民主主义与教育》被誉为是“教育学三大经典著作”之一。

(11)、教育即经验从认识论的角度探讨教育的本质,解决知识、经验的获得以及心理与社会、过程与目的的协调问题。

(12)、这是一种经验的方法、思维的方法和探究的方法。这种探究的五个步骤即思维五步说或五步探究教学法,即创设疑难情境;确定疑难所在;提出解决问题的种种假设;推断哪个假设能解决这个困难;验证这个假设。

(13)、首先,这一思想的形成是与杜威对这一时期欧美社会深刻变革的认识分不开的,其次,这一思想的形成也与杜威对传统认识论进行分析和批判有密切的联系。杜威的这一思想也与他对传统教育“知行分离”现象的批判分不开的。

(14)、杜威希望在使儿童学习前人知识和参与实践之间,即在直接经验的学习和间接经验的学习之间,找到一种“保持恰当平衡的方法。”

(15)、长期从事外国教育史研究和杜威教育思想研究,在学界具有较大影响。

(16)、《哲学之改造》、《民主与教育》(DemocracyandEducation,或译为《民本主义与教育》)、《自由与文化》、《我的教育信条》、《教育哲学》、《明日之学校》、《儿童与教材》、《追求确定性》(TheQuestforCertainty,1929)、《心理学》、《批判的理论学理论》、《学校与社会》、《经验和自然》、《经验和教育》、《自由和文化》、《人类的问题》。

(17)、从实用主义经验论和机能心理学出发,杜威批判了传统的学校教育,并就教育本质提出了他的基本观点,“教育即生活”和“学校即社会”。

(18)、    杜威的儿童中心思想是对教育生活中关系的新认识,是对教育主体的重新定位。

(19)、陈鹤琴也从批判传统的中国封建教育出发,吸取了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中在他看来是合理的和有用的东西,并结合中国的教育进行了改造和实验,试图使教育理论科学化和中国化。

(20)、   (2)民主社会教育是与强制的、权威的教育相对立的;

4、简述杜威的教育思想简答题

(1)、杜威和胡适合影 wikimedia.org

(2)、杜威从实用主义的哲学观出发进行论述,他认为,从人类经验的传递和延续来看,教育是社会继续存在的条件;从人类经验的交流来看,教育是社会共同生活的基础,只有使教育和社会生活实践联系起来,教育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3)、  杜威从其生物化本能论的心理学出发,认为教育就是促进儿童本能生长的过程,即教育的本质和作用就是促进儿童本能生长的过程,即教育的本质和作用就是促使儿童的本能生长。

(4)、杜威希望在使儿童学习前人知识和参与实践之间,即在直接经验的学习和间接经验的学习之间,找到一种“保持恰当平衡的方法。”

(5)、    基于阅读和个人理解,形成了一个文献综合的摘录和综述:

(6)、由此,他提出了“教育及生活”,主张教育应当是生活本身的一个过程而不是未来生活的准备,要求学校把教育和儿童眼前的生活联系在一起,教会儿童适应眼前的生活环境。

(7)、   (3)“以儿童为中心”代替“以教师为中心”。杜威强调,应给与学生充分的时间和足够的空间,让儿童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让他们自己去经历生活,去发现生活中的奥妙,来充分调动儿童的积极主动性。

(8)、杜威是在批判旧教育的过程中提出“儿童中心主义”思想的,也就是说,是在“破旧”中“立新”的。

(9)、由于杜威没有留下讲演的英文的原稿,因此,直到由美国学者克洛普顿和香港学者吴俊升合编的英文译本JohnDewey:LecturesinChina,1919—1920于1973年出版后,美国教育学者及西方教育界才了解杜威在华讲演的具体内容。

(10)、1967年,大约在杜威访问中国46年后,曾参加过杜威的中国之行的露西·杜威也回忆说:

(11)、杜威认为,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改组或改造。此外,杜威还提出“学校即社会”,这是对“教育即生活”的进一步引申。

(12)、盖笑松教授送给你支持孩子自主成长的行动指南!

(13)、(1)关于教育本质。杜威在自己的教育理论中从各种不同角度,多方面且反复地论述了教育本质问题。他关于教育本质的观点,基本可以用他提出的三个重要论点来加以概括,这就是:“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经验的继续不断的改造”。

(14)、杜威认为,学校生活组织应该是以儿童为中心,一切需要的措施都应该是为着促进儿童的生长。

(15)、   (2)教育内容与儿童的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起来。杜威认为教育应该能成为儿童真正生活,获得他所需要的生活知识的源泉,而儿童所受的教育正是从生活中得来的。杜威坚持学校教育一定要与儿童的日常生活联系起来,因为唯一真正的教育是通过对儿童的能力的刺激而来的,而这种刺激是儿童生活中各种要求引起的。

(16)、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重视学生,以学生为中心,重视学生的需要与经验,促进了教育学的进步。

(17)、    民主教育是杜威所追求的教育理想。杜威民主主义教育的基本观点主要有:

(18)、自动道德重要之原因(在广州国立高等师范学校的讲演)

(19)、解析:美国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从实用主义出发,强调儿童在教育中的中心地位,主张教师应以学生的发展为目的,围绕学生的需要和活动组织教学,以“儿童中心主义”著称。

(20)、解析:第11这三题你们容易错,一定要注意区分杜威和陶行知教育思想的不同表述。

5、简述杜威的教育思想对中国教育的影响

(1)、杜威的教育思想。听完语音别忘记继续往下看,最精彩的一般都在后面哟!

(2)、教育与学校的几个关键问题(在南京高等师范学校的讲演)

(3)、杜威在哲学见解上,早期虽然承袭了黑格尔的部分思想,但是由于生物学及生物学上的进化理论,对他早期思想的一番冲击,在他一篇《从绝对主义(Absolutism)到实验主义》的论文中,已经剖析地叙述了他思想改变的来龙去脉,说明他何以舍弃了十九世纪德国黑格尔派的绝对主义。

(4)、教育能传递人类积累的经验,丰富人类经验的内容,增强经验指导生活和适应社会的能力,从而把社会生活维系起来和发展起来。广义地讲,个人在社会生活中与人接触、相互影响、逐步扩大和改进经验,养成道德品质和习得知识技能,就是教育。由于改造经验必须紧密地和生活结为一体,而且改造经验能够促使个人成长,杜威便总结说“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为“经验改造”。

(5)、解析:杜威提出“教育即生长”,其本意并不是要把教育和生长混为一谈,实际上是揭示了一种新的儿童发展观和教育观。杜威认为,当时的学校无视儿童的天性,他提出“教育即生长”的根本目的在于,将儿童共被动的、压抑的状态中解放除开。生长论要求尊重儿童,使一切教育和教学适合于儿童的心理发展水平和兴趣、需要的要求。

(6)、 杜威提出学龄前儿童的教育内容主要就是游戏活动。关于游戏的内容,为儿童安排的游戏应当符合儿童的本能和兴趣需要,同时要根据儿童的年龄特征来安排。

(7)、杜威说:“道德是教育的最高和最终的目的。”“道德过程和教育过程是统一的。”在杜威看来,德育在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杜威极力强调道德才是推动社会前进的力量。在实施方面,杜威首先主张“由活动中培养儿童的道德品质”,其次是要求结合智育达到德育的目的。再则,他很注重教育方法的道德教育作用。

(8)、    (3)教育改造社会生活。“教育即生活”的目的不仅仅在于当前,还在于未来,在于创造一种高于现实生活的更加美好的生活。杜威认为社会的改造要依靠教育的改造,他希望通过教育改造社会生活,使之更完善、更美好。

(9)、1904-1930年杜威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执教时,培养了一批中国学生,这些人后来大多成为闻名海内外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对中国近现代教育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比如大家所熟悉的蒋梦麟、郭秉文、胡适、陶行知、陈鹤琴等。1919年4月,杜威在他的学生和中国学术机构的联合邀请下,携夫人由日本乘船抵达上海,开始了在中国长达2年之久的访问和讲学活动,对中国的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接下来就给大家介绍下杜威的一些重要思想。

(10)、在中国访问和讲演时,杜威与一些中国学者和知识分子交往密切,美国塞顿·霍尔大学教授培里在《杜威对中国的影响》一文中曾指出:“在访问中国期间,杜威自己同中国知识分子之间在学术思想上的交往程度确实是令人惊讶的。”这里培里所提及的那些“中国知识分子”,主要有杜威在哥伦比亚大学任教时的学生胡适、陶行知、陈鹤琴等。

(11)、④知与行。从批判传统学校静听的教学方式出发,杜威提出了“从做中学”的观点,强调“从做中学”是人自然发展进程的开始,是儿童欲望的表现和兴趣的所在。通过“从做中学”,使儿童掌握如何做的知识和能力。“从做中学”的内容包括艺术活动、手工训练以及要动手的科学研究等三个方面,其意义在于体现现代教育的特征,有助于儿童的整体发展,引起课程教材的改革。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