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精品文案 >

精选91句木心的代表作(木心最好的作品)

木心代表作品

1、木心代表作品有哪些

(1)、菜单开出来,大家选。从古希腊神话、新旧约,到诗经、楚辞,从中世纪欧洲文学,到二十世纪文学世界,东方西方通讲,知识灵感并作。其中听的听,讲的讲,“金句”纷披,兀自燃烧。“讲完后,一部文学史,重要的是我的观点。”木心说。古代,中世纪,近代,每个时代都能找到精神血统,艺术亲人。

(2)、活着,就要活到袒胸露背迎接万箭攒头,犹能举头对苍天一笑的境地。因为美,容不下一点狼狈,不允许掰一块尊严,为了妥协。

(3)、这场公案,看上去是文人相轻的过招过结,但显然透出当下中国文艺界一些被忽视的常识性问题和深层次的甄别立场。故我愿就此公案,将我的一些看法以公开方式致二位道兄。也提供于文艺界,立此存照,公允批评,普告公众。

(4)、木心也是一位非常严谨的作家,他自然不会认为自己的讲稿就是作品,还必须经过认真的构想与价格,才能成为他放心的作品。

(5)、在文章中,卢虹贝对“文本再生”进行了定义,并指出木心的一些再生文本涉嫌抄袭:

(6)、记者:《明天不散步了》、《哥伦比亚的倒影》都是用意识流手法写的。怎么会想到用意识流写散文呢?

(7)、木心:陶渊明“损失”了一百多年呢,幸亏昭明太子托了他一把,大红特红到今天,法国诗人梵莱利也为之倾倒:“陶渊明的朴素,是一个大富翁的朴素”。其实个人的损失可以同时是时代的损失,时代埋没诗人,是时代倒霉,诗人总有出头之日的。

(8)、久不见,今友人转发弟怒怼木心文,甚惊艳。弟于木心音乐观持异见,狠好,直说便是,然辞气如是之污秽,面目如是之难看,实令我吓煞。昔年得识弟,欢谈之下,果然中音七八届才子也。今贵为教授,作曲精英,音坛前辈,国际名角,而竟不惜自己上网破相,悍然骂街,弟不觉得又亏又土吗?呜呼,赞人也好,骂人也罢,说出的都是自己啊。今大文既出,本不必作复,然念及两面之缘,骤尔看低吾弟,亦属无礼,遂收回雅量,回应如上,也算陪弟破一回相吧。

(9)、也许,就像他对自己“画作”的评价一般:“文学既出,绘画随之,到了你们热衷于我绘画的时候,请别忘了我的文学。”

(10)、而就是这样的一种风格,介于具象和抽象之间,又以具象为审物表意的主要依托。

(11)、记者:据说您还会作曲,有没有想过把您写的曲子让天下人共闻?

(12)、2010年12月,华声在线问汪涵正在读的一本书是什么?汪涵答:“《西方文明中的音乐》。”

(13)、木心(1927年2月14日—2011年12月21日):

(14)、郭文景在这里的确暴了粗口。但这粗口针对木心的偏颇见解,也不为过。当年领袖的诗词里也堂堂正正写着不须放屁。至于木心说德国没有空气,只有音乐,这种矫情,卖酸,是郭文景这位重庆汉子绝不能容忍的。面对这种文风,大多数重庆的艺术家都要暴粗口。陈丹青声称与巴蜀艺术家亲如兄弟,应该很了解他们的性格。郭文景这种直率放达的性格,不仅溢于言表,也充分表现在他的作品中。他在欧州演奏《夜宴》,尾声时,他走到台上,亮开喉咙,用地道的重庆方言吼了一段独白。把东方的乐魂推向极致。这就是郭文景。

(15)、出版了16本小说、散文和诗集。散文集《琼美卡随想录》《散文一集》《“木心的艺术”全美巡回展即兴判断》《素履之往》《鱼丽之宴》《同情中断路》;诗集《西班牙三棵树》《巴珑》《我纷纷的情欲》《云雀叫了一整天》《会晤中》《伪所罗门书》等;小说集《温莎墓园日记》等。但仍有大量遗稿、片段和俳句未及出版。

(16)、木心:我少年时已感到以往的各种文体都有点盛极而衰,所以“意识流”的突然冒出,似乎开了新纪元,但我认为意识流最适合于写散文,我便悄悄地练习,过程长达五十年,终于在美国写出了《明天不散步了》,继之是《哥伦比亚的倒影》,以后可能还会用此法写散文。

(17)、木心:非常讲究。完全是一句一字地考虑。所以有些人会骂我做作。我就说一棵树上的每一片叶子都是做作的,所有的叶子都矜持到了顶点。

(18)、《文学回忆录》:INK印刻文学2013年10月

(19)、而恰恰相反,木心先生的文字很自然,自然到每一个字,每一段话都像是某种互动,囊括所有思想和社会属性背后的结合。

(20)、木心:读鲁迅、张爱玲,即使不尽认同,也总是“自己人”之感。周作人是文学上的杂家、解人,他的文笔很干净,很朴素,但没有创作性,只是闲谈;胡兰成是报人、术士、纵横家,苏秦、张仪之流等而下之。近当代,我最喜欢的还是鲁迅的文字,除了他的社会意义和历史意义,他的文字是非常美妙的。你可以不信宗教,但不妨碍你欣赏教堂。一个鲁迅,一个张爱玲,都是懂得调理文字的。张爱玲十四五岁就开始写东西,在上海是真正的红,报纸、杂志、电影里都是她的作品。她得意早,才有资格叫一声“成名要趁早”。我少年时喜欢张爱玲,更喜欢她的散文,而不是小说,她是很有才华,但对人事是有很多不通的。此外,沈从文的一部分我也喜欢,还有沈从文的学生汪曾祺的《张小手》,那是世界一流的短篇小说。

2、木心的代表作

(1)、在《回望红尘》的引言中,他写到:“小时候,我盼望自己成为画家,而且是大画家。但在那个富于幻想的童年,我怎么也没有料到将来会出家当和尚。在自己生命生命的旅途中,原本没有这样的计划。而这就像是命定的,冥冥中有一种力量在左右着你,任你怎么挣扎,到头来还是把你推向那个早已为你安排好的路程.......”

(2)、木心:你说“《哥伦比亚的倒影》读起来有一种蒙太奇的感觉”,你对了,很聪明。我是“小说的儿子”,又是“电影的儿子”,最欣赏的影片:《长日将尽》、《木鞋树》、《小河流过的地方》。

(3)、木心先生诗歌代表作:在欧盟各国转悠,飞越大西洋,伦敦消失,法兰克福出现,在空荡的机场大厅、在清洁石子路边摆开的桌椅,在四门敞开的歌剧院,在欧罗巴的景内景外,木心的诗句一句句涌现出来。

(4)、于如今而言,又有几个能做到如此的纯粹,对艺术,对文学,对社会,对自然,如斯这般!有几个呢?没有几个。

(5)、郭文景,1956年出生于重庆,作曲家,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现任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作品有歌剧《狂人日记》《夜宴》;交响乐《蜀道难》;室内乐《戏》《甲骨文》《火》。他还为《阳光灿烂的日子》《红粉》《南行记》《千里走单骑》等数十部电影、电视剧创作配乐。

(6)、读书不是为了雄辩和驳斥,也不是为了轻信和盲从,而是为了思考和权衡。很多人觉得他们在思考,而他们只是在重新整理自己的偏见。

(7)、《西班牙三棵树》:圆神出版社1988年2月

(8)、文本间性,也称互文性(intertextuality),最早由法国符号学家茱莉亚·克利斯蒂娃提出,她认为“任何文本的建构都是引言的镶嵌组合,任何文本都是对其他文本的吸收与转化”,互文关系实际上包含了对于特定意识形态即文学传统的继承和回忆,以及对于文本作为素材所进行的改变与转换方式。豆瓣用户隨安室在《我对的看法》一文中借由克利斯蒂娃的观点进一步驳斥了卢文的看法。隨安室认为,卢文对木心作品的考据仅停留于修辞层面,却忽略了木心的文体意识远比他的修辞意识重要,也遮蔽了木心文本的各种可能性。

(9)、《木心画集》是木心新旧画作的新结集,收录40幅美术作品,创作年代自1984年,一直到2009年。

(10)、木心文学创作中的文本再生现象是否真的构成了抄袭也值得商榷。卢虹贝提到,“木心的作品中常有用典,或适用于文本间性理论,但不属于文本再生。例如木心《祭叶芝》一诗,使用了不少叶芝诗歌的内容。但木心改写的程度较大,创造性强,可视为用典。”换言之,卢认为作家的用典与文本再生的区别在于后者改动较少,缺乏原创性,而抄袭则发生于作家对文本再生不做明确提示、故意隐匿之时。

(11)、木心:我和他们的不同在于,他们承认这个世界,我不承认这个世界。我是文学的“个体户”,我不需要去颠覆什么,背叛什么,也比他们跳得更开些,可能是我与西方文学之间联系的缘故(我从小看的是世界性的书,是看着圣经、希腊神话、莎士比亚的作品长大的),我并不停留于中国。事实上,长久以来中国文学家与西方的关系是游离的,不稳定的。徐志摩他们到欧洲留学,只是到外国历练或者看一看,并没有在西方文化环境中长期驻留。我们这代人和第一代出国读书的人不一样。我们是来奋斗的,慢慢地留下来。我几十年都在西方,相对而言比较深入,他们那一辈实际上是走马观花。现在看来,现代幸亏有个鲁迅,否则更荒芜了。鲁迅后来去做“立此存照”的事,那对象是新闻,弄文学的为新闻存照,终究是有些浪费。新闻是弄不过来的。整个来看,鲁迅非常好,遗憾还未展开。

(12)、木心,“木心”是他的笔名,本名孙璞,字仰中,号牧心,1927年2月14日生于浙江乌镇东栅。

(13)、凡是爱才若命的人,都围在那里大谈其拿破仑。

(14)、木心:别搞错,我要表述的是文学除了“载道”,也有其“游戏性”。“娱乐”是为了丰富“活”。“娱乐至死”,这个俏皮话,皮而不俏。

(15)、纪德是法兰西的明智和风雅,有人说他不自然,我一笑。何止不自然……

(16)、《西方文明中的音乐》保罗·亨利·朗汪涵当时在读的书

(17)、“三百篇”中的男和女,我个个都爱,该我回去,他和她向我走来就不可爱了。

(18)、这就像一碗水融入了海绵,你很难分清究竟是哪一部分的海绵是真正的海绵,而哪一部分又只是水,这是润物细无声的自然,无法分辨的,又或者说,他们之间早已经不分彼此了。

(19)、最后,笔者根据自己的读后感,再对以上这三本书内涵的艺术形成观 ,和对其他读者可能产生的启迪和励志意义进行简单梳理和评论:这三本书都强调了艺术精神的高贵性和艺术高境界的伟大性,艺术是精神的最好安慰或疗养剂,人们对它们的追求会永无止境。但是,艺术境界“不是平安得来的”,灿烂光鲜艺术成果的背后都是先由无数个“困苦”或“绝望”垒成的。这三位艺术家最后也都是幸运的——跨进了艺术王国的自由殿堂——当然,也再次应验了老话“苍天不负有心人!”

(20)、在我的印象中,有的只写,不说话,例如大贤大德的居斯塔夫·福楼拜。永恒的单身汉。

3、木心最好的作品

(1)、答:孙,东吴人氏,名璞,字玉山。后用牧心,牧字太雅也太俗,况且意马心猿,牧不了。做过教师,学生都很好,就是不能使之再好上去;牧己牧人两无成,如能“木”了,也就罢了。

(2)、“画廊主,餐馆老板,咖啡厅领班都一口流利英语。坐在枫树下的木头长凳上,喝微甜的苹果酒,将香香的腊肠送入口中,我决意在此结束这本诗稿,并题名为《云雀叫了一整天》。”

(3)、记者:许多人赞叹您的《上海赋》,能说一下这篇作品吗?

(4)、庄周悲伤得受不了,踉跄去见李聃,李聃哽咽道:亲爱的,我之悲伤更甚于尔。

(5)、读者沙龙二十期回顾 | 留得好记忆 便是永恒

(6)、“绵绵的信都是上等的散文,火漆封印随马车绝尘而去,风磨转着转着......小窗打开又关上又打开,两拍子的进行曲,铜管乐队走在大街上,早安,日安,一夜平安。”轻轻一段字句就诗意全出,简单优雅地展现出了文字和精神上的造诣。

(7)、记者:《童年随之而去》这篇散文,写童年失去的一个心爱的瓷碗,很有深意。您觉得我们这个时代收获了什么,失落了什么?

(8)、木心:离骚(佛汗几度增涕泣,经声一部半离骚)。

(9)、相较于木心的前半年岁在中国,中国的创作环境显得是如此朝向一种开放的能量,但是似乎又必需战战兢兢的在不涉及敏感政治议题下存活。我们艺术圈能对中国自由创作有所期待吗?!或是去等待另一位受到压抑的疯狂人文艺术家的出现。

(10)、木心:能在我的文章中看到纪德的身影,真是高明。我曾苦学法文,就为了想去巴黎晋访纪德,后来噩耗骤至,我大哭一场,此心绝矣,而漂流各地,总是带着《地粮》,此番归国,亦不忘将此书纳入行囊。是的,我与他有过争吵,那是情人间的勃豀,过后就和好如初,一日之友,一世之友也。你们又窥见莱奥纳多·达·芬奇的幽秘消息,这可说是与西方人士次第发现的,他们的说法是“同一精神血统”,特征是:求知欲,好奇心,审美力。以后你们可以看到一个画面,有美术史家将蒙娜丽莎的背景部分,与我的《飞泉澄波》并列一起,看是否有难解难分之效果,这不是我妄自尊大亵渎神圣,而是西方学者的研究探索。艺术贵独创,艺术没有第一名。但,正如纪德所说,“智者,乃是对一切都发生惊异的人。”影响我的先辈太多了。你也影响我,你提问提得极妙,就在影响我呀。

(11)、学习绘画,师从林风眠。生不逢时,遭遇文革,软禁,出狱平反之后,母亲和姐姐都去世,在那个年代,老舍投湖,傅雷夫妻自缢,他用笔写下热爱的艺术。平反之后也曾有过光鲜的日子,上海工艺美术家协会秘书长,出任上海市工艺美术中心总设计师,交大的美学理论教授,甚至成了主修北京人民大会堂的"十大设计师",然而,他在最辉煌的时刻选择出走异国他乡。因为:他觉得现在的人都变得虚荣了,浮躁了,追名逐利。是的,这不是他喜欢的环境,所以他要出发去寻找新的归宿。

(12)、木心:上海缺少上流社会,是和欧洲文化相比。欧洲自文艺复兴以来就有沙龙文化,比如在一个上流家庭里,肖邦在弹钢琴,旁边有奥尼尔在朗诵诗歌,而中国没有。清朝几个名门之后跑到上海来,只是为了保命,来不及享受。上海这地方是“遗老不够老,遗少不够遗”,祖宗留下的东西太少了。上海看起来很洋,还是小市民。洋的不够洋,土的还想洋。

(13)、就像木心先生曾经说的“文学是我的信仰,是这信仰使我渡过劫难。”

(14)、他本来浑身是光。有那么一瞬间,突然就黯淡了,成为宇宙里一颗尘埃。我努力回想起他全身是光的样子,却怎么也想不起来。后来发现,那是第一次见到他时,我眼里的光。

(15)、风度翩翩一直是他的代言词,那笔挺如松的身材搭上一袭汗青色的长绸衫,不知是谁衬了谁。

(16)、木心在大陆出名,首先得益于他的“学生”陈丹青。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陈丹青在美国遇到了落魄潦倒的木心。木心以沙龙形式给陈丹青等留学生讲授文学艺术,惊为天人。其实,这是陈丹青知识面狭窄导致的。陈丹青画画一流,但术业有专攻,画得好不等于理论水平高,比如齐白石。木心的讲义,说到底就是拾人牙慧,西方美学理论里参杂些个人的感悟,其水准与上世纪八十年代重点大学中文系男生宿舍“卧谈会”相仿。系统学过西方美学理论的都不会对木心的“思想”大惊小怪。

(17)、就像木心先生谈及以往历史人物对于梅、兰、竹、菊的痴狂所说的那样:“从前一直有人认为痴心者见悦于痴心者,以后会有人认知痴心者见悦于明哲者,明哲,是痴心已去的意思,这种失却是被褫夺的被割绝的,痴心与生俱来,明哲当然是后天的事。明哲仅仅是亮度较高的忧郁。”

(18)、贝多芬在第九交响乐中所作的规劝和祝愿,人类哪里就担当得起。

(19)、勃拉姆斯的脸,是深思的脸,发脾气的脸。在音乐中沉思,脾气发得大极了。

(20)、木心,“木心”是他的笔名,本名孙璞,字仰中,号牧心,1927年2月14日生于浙江乌镇东栅。他是中国当代文学大师、画家,在台湾和纽约华人圈被视为深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精英和传奇人物,出版多部著作。

4、木心的经典作品

(1)、不仅在音乐,木心在文学和美术方面,也离陈丹青为其树立的大师地位,差之甚远。

(2)、在1977年——1979年间,遭遇软禁,这也是木心先生二十年间第三次被限制人身自由。

(3)、《木心诗选》的诗歌,共七辑(158首),木心的诗,例外与常态,跳出惯性思维的思维,是空话套话的死敌。诗的品质,嫉俗如仇,不炫耀不喧闹,以“故实”抒情,形成“遐想中低声吟咏的力量”,和现实生活、历史时空、古典文学、西方文化文学都形成互文。

(4)、    孩子的知识圈,应是该懂的懂,不该懂得不懂,这就形成了童年的幸福。我儿时,那是该懂的不懂,不该懂的却懂了些,这就弄出许多至今也未必能解脱的困惑来。

(5)、2011年底汪涵接受华西都市报时,曾对记者说:“最近在精读《楚辞》。”

(6)、这种有趣,更像是和伟人在交流,更像是对话一个时代,对话一个陌生的领域,对话一个有趣的灵魂,这大概就是一部好书的魅力所在吧——不只是自娱自乐,不只是顾影自怜,不是个人的,而是世界的,社会和自然的,宇宙的。

(7)、最早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一辑八种与二辑五种;紧接着理想国出版了相同名录的精装版,增加了自选集;台湾印刻出版社的套装十三册,繁体竖排,适合收藏;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的布面精装十八册,加入了《文学回忆录》及补遗。

(8)、这是一本完整的小说,木心的心愿也在此。这是飞越二十多年的“文学之约”。

(9)、20世纪中国画家中,画作第一个被大英博物馆收藏。美国耶鲁大学也收藏有他的33幅水墨画。△木心美术馆

(10)、莎士比亚吗,他全无所谓,随随便便就得了第一名。幸亏艺术上是没有第一名的。

(11)、       A、压轴戏 B、大轴戏                     

(12)、如此,谁又能说自己看到的只是文字这么简单呢?只是表象这么简单呢?

(13)、我始终认为,一个人可以很天真简单的活下去,必是身边无数人,用更大的代价守护而来的。

(14)、从某种角度说(我的角度),人和自然的万物是何其的相似呢?我们有思想,而物没有(当然,这是人类自己的证明,事实上无法得知),可我们的思想难道仅仅是因为我们是人,然后就有了思想?不是的。

(15)、但提问中所说“不出名”是错误的,木心先生旅居美国纽约近30载,他的画作被大英博物馆收藏,是20世纪的中国画家中第一位有作品被该馆收藏的。他的散文与福克纳、海明威的作品一道被收入《美国文学史教程》。木心先生在台湾和纽约华人圈中被视为深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精英人物和传奇式大师。

(16)、 乐其乐亦宣泄于自然,忧其忧亦投诉于自然。

(17)、木心:《上海赋》不是讲述我居住的年代,很多都是查资料的。我的记性也不坏,花了两周功夫就写出来了。我觉得写这种虚实夹杂的文章比写真实的还要好,写出来比真的还要真,因为可以凭借丰富的想象力嘛。

(18)、我们来这世间一趟,为的是好好生活,往昔已不可回头,前路仍未可知,我们只经历着此时此刻,只愿我们带着盛放的灿烂,奔向无尽的远方。

(19)、网上有人这样评论这本书的:“如果回到多年之前,木心这个名字,恐怕很多人还是很陌生的,现在我们提到木心,首先会认为他是个诗人,其实除了诗人的标签外,木心先生也是一位出色的画家,也写过散文、小说和文学评论,而《文学回忆录》这本书,我们可以看做是一种特别的文学评论。”

(20)、少年有他的山海,有他的重重山影,有他的万里波涛,如果可以,风给他,沙漠给他,天空也给他,是无拘无束的风,会下大雨的沙漠和铺满星辰的天空。

5、木心最值得读的代表作

(1)、《木心作品集》:INK印刻文学2013年2月

(2)、许多人骂狄更斯不懂艺术——难怪托尔斯泰钟情于狄更斯,我也来不及似的赞美狄更斯。

(3)、木心:台湾教育部门将我的作品列在一堆现代文坛大家中间作为推荐,我是有些得意的,只是看到左边梁实秋,右边林语堂,想想有点“肉麻”。

(4)、                                      

(5)、89一94年间为旅居美国文学青年讲授《世界文学史》。陈丹青是其中之他回忆当时每位听课人轮流提供自家客厅,没有注册,课本与课题赞助费,团团坐拢来听老师神聊。他把菜单开出任大家选听。从古希腊神话,到中世纪欧洲文学,东西通讲,知识灵感并作一起。木心从他们身上延续着精神血统,找到了艺术亲人。

(6)、毕竟,如老子于《道德经》所说:“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7)、现在我来说说郭文景的“怼言”。我细细看了,通篇并没有陈丹青指责的污秽、难看、悍然骂街。反而是就事论事,直截了当,就如陈丹青函中所说“弟于木心音乐观持异见,狠好,直说便是”。郭文景所驳木心言论,处处在理,唯真唯实,并没有攻击。反而在郭文景激奋直率的言词中,我见到了一个真正艺术家的坦荡,对艺术的忠诚,目不容翳的捍卫立场。但由于恰是针对木心,这就动摇了陈丹青和某些文青粉丝们心中木心的大师地位。我想这才是陈丹青发“雅檄”的根本原因。

(8)、这种感觉太深刻了,深刻的让人不得不谨慎,谁知道他会不会笑我们的无知呢!哪怕我们是如此的无知,可谁又真的愿意承认这一点呢?

(9)、木心先生,其一生孤孤单单的一个人,却是真正的精神贵族!

(10)、“自为”是怎样的呢,是这样——恺撒对大风大浪中的水手说:“镇静,有恺撒坐在你船上。”

(11)、“木心先生生活的那个时代,没有电脑,他也不用网络去查资料,照样可以写出影响人心的文字。获取知识的最好方式就是通过读书,然后用脑子记下,任何美好的东西都是因为它难得,你花费了很多时间记下它,这样才会珍惜,才知道它的难得与美好。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