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精品文案 >

精选119句苏格拉底写了什么著作(苏格拉底出自哪本书)

苏格拉底的代表著作

1、苏格拉底作品集

(1)、第三部分在科学与宗教之间:现代哲学与启蒙运动

(2)、在苏格拉底的一生中,他也曾通过参加战争和担任文职尽到国家公民的义务。而无论做什么,他都用自己的人生示范了所有他认为应当追求的美德。他具有极强的忍耐力和自制力,对人慷慨,自己生活节俭,坚持正义,勇敢过人。他永远坚定地做自己认为对的事情,没有恐惧和怨恨。黑格尔说,他整个人就是一件完美的艺术品。在最后的审判中,他由于虚假的罪名被自己挚爱的城邦判处死刑。虽然其实完全有机会逃跑或向法庭求情,但苏格拉底拒绝这样做。他认为不能为博取同情承认自己不应当承认的罪名,而法律是自己与城邦的契约,对方判决的错误并不是自己违背契约的理由——这和刚才提到的讨论的过程重于结果一样,体现了西方哲学从源头上对程序和形式正义的执着追求。

(3)、(1)法国18世界伟大启蒙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

(4)、所以,像萨特、福科这样的具有强大的思想穿透力和现实影响力的哲学探险家,就被以逻辑实证主义为旗帜的哲学专门家们目为哲学学术的大敌。

(5)、如果他完全脱离了外在因果律的制约而成为自身行为的绝对主宰,他就成了上帝,只可能做最好的事,也同样与道德问题无关。

(6)、不同的只是,这些传统观念的承载者在笛卡尔那里是他自己,而不是别人。

(7)、涉及人数多的事情叫做“大局”,而有理想的人任何时候都要“服从大局”。

(8)、东方和西方的人类都在不断地与思想这个敌人进行着千百年的抗争,积累下丰富的经验和教训。战斗的经验需要不断地总结才能向着最终的胜利前进。

(9)、苏格拉底相信,通过辩证法的问答,就可以引导人们得出真理,这种对话的作用就像思想的助产士。从认识论上来讲,应该说他主要站在理性主义一边,认为人的内在理性,而不是外在生活是认识真理的基础。他提出了“灵魂”的概念,而他所谓的“灵魂”基本等同于理智、性格的能力和人格的结构。当然,苏格拉底也不否认有观察事实这个层面上的知识,但他将对特殊事物的观察与对一般和普遍概念的分析区分开来。至于在此基础上提出普遍概念是最实在的存在的理念论,虽然在柏拉图的对话录中出于苏格拉底之口,但一般认为是他的弟子柏拉图的代表思想。

(10)、如果有人像苏格拉底那样把对流行价值观的批判落实在他自己的生活方式上,他就很可能会发现,被人称作“崇高纯洁”的某些东西其实粗鄙不堪,而被人看作“下流肮脏”的某些东西其实健康美好;人们的所谓“高雅”常常只是装腔作势,人们的所谓“低俗”其实会是人之必需。

(11)、这种永恒价值与权威主义、专制主义、反智主义、蒙昧主义势不两立,而永远以人的自由、人的尊严、人的自律、人的自治、人的自我完善、人的相互促进为核心内容。

(12)、只要那些假冒的所谓价值被揭穿被抛弃,人们就会理所当然地返回到他们的价值理想的家园。

(13)、教育要作唤醒的功夫,而不是强行地灌输知识。

(14)、★《索多玛120天》|人生永远比电影更残忍

(15)、①教育的根本是对人的本性进行适当控制,“人是唯一需要教育的动物”;

(16)、斯宾诺莎为了他的自然神论的哲学被赶出了犹太教会,并被他的父亲逐出家门。

(17)、②教育的三中心(旧三中心):教师、课堂、教材;

(18)、如前所述,苏格拉底没有长篇大论的理论著作,而是用他自己的一生实践了对真知和至善的执着追求。在最后的申辩中,他说,自己就像雅典城的牛虻,“整天飞来飞去,到处叮人,唤醒、劝导、指责你们中的每一个人”。宁可得罪所有人,宁可被自己挚爱的城邦处死,他绝不能违背神谕,停止哲学思考和讨论。

(19)、   苏格拉底说,这是因为城邦就像一只身体庞大的动物,充满惰性且总是睡眼惺忪。

(20)、 对理想主义有了这样的剖析,我们也就理解为何以“理想主义”为旗帜的诺贝尔文学奖。

2、苏格拉底写了什么著作

(1)、这样,斯宾诺莎的牛虻品格也是不言而喻的,只是他没有把叮咬刺激现存的政治实体和冲刷流行的偏见当作自己使命的主要部分而已。

(2)、“狮子本来就沉睡在石块中,我只是将他从石头监牢里解救出来而已。”

(3)、他们在批判传统形上学的同时却把哲学的价值反思功能一概抛弃,成为哲学的文化批判精神的最大扼杀者。

(4)、然而,对普遍道德观念的寻求并没有使苏格拉底非批判地采用任何特定的命题来作为道德的普遍原则;相反,他毋宁是对一切既有的道德信念提出批判,从而证明这一切信念都不足以构成人们道德行为的充分理由。他的问题并不是“什么东西是善的”(whatisgood),而是“什么是善”(whatisthegood)。这种提问方式本身表明,苏格拉底所寻求的不是具有某种属性(比如善或美)的个体事物或行为的定义,而是属性本身的定义。在此,在希腊语的形容词前加定冠词所表示的属性本身既已假定了属性的实体化,从而使得属性概念与个体(todeti:thissomething,即后来亚里士多德所说的一阶ousia)概念成为同一层次上的研究对象并注定要使日后理念论的发展遭到不可克服的麻烦。

(5)、苏格拉底是一个坚强求真的人,注重定义是他的第一个伟大之处,此思维习惯启发了人们去如何进行正确的辩论探讨,也是他后续一些伟大之处的基点。

(6)、我们的孩子,特别是我们认为成绩不好的孩子就是石块里面沉睡的狮子,我们应该唤醒孩子心灵深处的天赋潜能和内在力量,让孩子从蒙昧中醒来,而不是一味地要求孩子学习,无限度地增加孩子的学习负担。

(7)、在苏格拉底看来,整个事件的起因是他的朋友凯瑞丰很多年前到德尔菲的阿波罗神庙求神谕,凯瑞丰问阿波罗神的祭司:“是不是有人比苏格拉底更有智慧?”结果祭司回答说“没有”。在古希腊,人们大多是非常迷信的,凡是遇到什么重大的事情,都会去求神问卜,而在所有求神谕的地方里面,德尔菲的阿波罗神庙地位最高,这里的女祭司就是代神立言的人,被认为对世事拥有至高的权威。苏格拉底得知祭司的这个回答之后,感到非常诧异,因为他明明知道自己其实非常无知,而神却说没有人比自己更加有智慧。苏格拉底非常困惑,他想要在雅典找到比自己更加有智慧的人,然后告诉神,“你看,他就比我更有智慧”,由此证明神是错的。

(8)、当孩子能够进行自我教育的时候,孩子就会全身心地投入学习与生命成长的体验,这种亲身的体验以及知识的得来是经过他自己验证的,这样也就将孩子独立思考的能力培养了起来,孩子有了自我思考的能力,也就有了明辨是非的能力,明辨是非的能力就是智慧。

(9)、(22)参阅GerasimosX.Santas:《柏拉图早期对话中的苏格拉底哲学》,伦敦:Routledge&KeganPaul,1979年,106~107页。

(10)、(2)《学记》是世界上最早的一篇专门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论著,也被成为“教育学的雏形”。

(11)、我们说过,苏格拉底认识论的目的指向伦理学。他最关心的是人们如何过上善的生活,而他对真理的信念也包括相信可以找到指导人类道德生活的普遍理性原则。智者派举出不同文化中的许多不同习俗,以此证明关于正义和善的观念都是相对的。苏格拉底并不同意,他认为,每个人在具体特征上的差异(如外形、体力、智力等)并不能抹杀人之为人的普遍本质,不同社会道德规则的具体差异也不能否认正义和善的普遍概念。

(12)、(5)参阅F.M.Cornford:《智慧的起源:希腊哲学思想的起源》,W.K.C.Guthrie编,G1aoucester,Mass:PeterSmith,1971年(重印本),45页。

(13)、这一方法的起点是对一切观点的怀疑。苏格拉底认为,任何未经仔细审视的观念都不值得拥有,未经审视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人们头脑中经常存在很多模糊、混乱、空洞的思想,可能来自某种权威或流行观点,也可能只是偶然进入了我们的观念,必须通过问答将它们澄清。问答往往从看似最显而易见的方面开始,最终迫使谈话人得出清晰的结论。在这个过程中,人们自认为确信的、简单的观点中自相矛盾之处往往暴露无遗。

(14)、声势浩大的队伍各自为战,与思想进行着激烈的搏杀。然而力量对比依然悬殊。战斗力被思想分割,节节肢解。东西合璧之路于是摆在了眼前,似乎是希望,战胜思想这个敌人的最大希望。结束语:路漫漫,但人类最终会成为思想的主人人类终究是最智慧的生命,奴役人类的思想最终会在人类的持续抗争中败下阵来。思想与人类博弈寻找真谛实际上仍是思想的意志。但人类终将豁然醒悟。识破这一阴谋,走出思想束缚的此岸,到达思想最终解放的彼岸。

(15)、因此,在各种苏格拉底式对话中出现的这个极为重要的德性观念(以及关于诸德性的分析),最多也就是一系列无序的例子和反例,以及相应的对如下观点的持续强调:要做好人、过好的生活,德性必不可少。完全没有任何称得上德性“理论”的东西,或者说,就此而言,甚至没有关于什么可算作德性、什么不可算作德性的明确清单。至于细节,苏格拉底也没有说,甚至在他的受害者彻底被击溃、眼看要陷入绝望而需要启迪之际,他也三缄其口。苏格拉底坚持认为个人应该自己去寻找,因此我们从他那里几无所得。甚至在他似乎主张了某种立场时,他也经常会收回自己的说法,甚至加以反驳,这种情形有时还出现在相同对话之中。

(16)、   苏格拉底是如何履行这种牛虻的职能的呢?

(17)、这些事情似乎互不相干,但在这里我们却看到了同一个道理:以自己的原创思想为自己生活的最后依据的人,不可能将同代人偶然接受的流行价值观念视作神圣,也不会承认任何思想领域之外的权威。

(18)、人和文明都是在不断的挑战与应战中迸发出光辉,体现出伟大。

(19)、何为正义?用《理想国》中满含道德感的话语来说,是:“用智慧来领导激情与欲望,实现各司其职的正义。”可见正义是各司其职,而各司其职的依据便是根据各自的禀赋。就像一个人应该根据自己的禀赋去选择自己的职业,参与社会的分工协作,而不应该迫于其他无关的压力干扰,如此正义的生活会使人感受到崇高的快乐。

(20)、教育是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是一颗心灵感召另一颗心灵,是一个生命点燃另一个生命的力量,是人类集体心灵神秘参与的智慧活动。

3、苏格拉底出自哪本书

(1)、苏格拉底表现得最为含糊的地方,就是我们所谓的自我的边界问题。苏格拉底声称有内在的声音,即“精灵”(daemon),使他不至于越界。a这个精灵再三告诉他,有很多事他还不知道,他非常无知,但是,只有知识能够拯救他的灵魂。尽管如此,德尔菲的神谕却告诉苏格拉底,他是世界上最有智慧的人。这两种声音并置于前,你就能得出这样的结论:智慧用冷酷的现实让你明白,你什么也不知道。相比之下,苏格拉底认为他的同胞公民,尤其是那些没有受过教育却以为自己知道很多的民主分子,是十足的笨蛋。他还自作主张去确保他们知道这一点。比如,他通过询问“什么是德性?”“什么是知识?”和“什么是正义?”这样的问题,巧妙地表明哲学问题的困难以及他的民主分子同胞的愚蠢。

(2)、②灵魂说:将人的灵魂分成3个部分:植物的灵魂、动物的灵魂、理性的灵魂;

(3)、可以说,在他那里作为私人生活方式的思和想给我们后人的公共生活方式和个人心性修养提供了种子和土壤,而正是这些种子和土壤使我们得以在自家的田园里耕种和收获。

(4)、在审判现场,因为雅典民主制度“立即投票”的重要特点,不管是公民大会上的辩论还是法庭辩论,听众都没有时间进行充分的思考,更没有时间进行广泛的商讨,而是要立刻做出决定,这也就导致人们往往会诉诸各种情感而非理性做出决定。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苏格拉底的死刑判决。不出意料,苏格拉底被冲昏头脑的乌合之众的501名雅典人判处了死刑,但是苏格拉底其实是自愿求死,他能够如此平静地面对死亡,也正是因为他在践行自己的哲学理念——我们需要的是不断进行检审,而不是对那些我们并不知道的事情下判断,而死亡是好是坏正是这样一件我们并不确切知道的事情。对于那些判处他死刑的人,苏格拉底并没有愤怒,而是很平静地对他们说:想要避免死亡并不难,因为死亡是一个腿脚并不那么快的追逐者,但是想要避免恶行却很难,因为恶行比死亡腿脚快得多。我们稍不留神就会被恶行追上;而死亡追上我们却要慢得多,要等到我们生命的最后一刻。他要最后一次告诫雅典的公民们,如果不保持警醒,我们随时都可能作恶,恶行就在我们身边,只要稍不留意,就会滑落其中。而作恶就是对我们灵魂的伤害,就是对真正的自我的伤害。

(5)、这是一个很重要的价值论问题,没有专门论证,是不可能从原则上论述清楚的。

(6)、东方的战斗,打着孔子的大旗,形成了儒释道为代表的战斗力量。西方的战斗,打着苏格拉底的大旗,形成了神学、哲学、科学为代表的战斗力量。

(7)、 现在该让我们看看十八世纪生活在哥尼斯堡的那位最著名的小矮人伊曼努尔·康德了。

(8)、(18)T.Gomperz:《希腊思想家》(英译本)第二卷,49页。

(9)、另一方面,苏格拉底也第一次在哲学中引入了目的论的构想,他认为事实世界的背后存在着某种秩序,每个事物都有其功能和目标,都朝向善。人的本质是理性的存在,理性地行真正符合人性之事就是德行,也就意味着实现一个人的功能。也就是说,在他的哲学体系中,认识真理、践行善行、获得幸福、实现人性应有的功能都是一致的。这就是苏格拉底眼中真知与至善一以贯之的完美世界。

(10)、孩子的心智唤醒了,他就会留心发现周围的世界,探究其中的道理,并思考怎样与世界发生联系,在这个探索的过程中孩子自然会得到成长力量,并一定能找到自己生命的意义与方向。

(11)、教育的目的是为了不教育,也就是说教育是为了引导孩子进行自我教育。

(12)、所以,像“不自由,宁毋死”这样的口号,像“我不同意你的观点,但我要誓死捍卫你自由发表自己观点的权利”这样的名言,无疑都放射出理想主义的光辉。

(13)、当然,这一程式只是一个“标准的诘问法”(standardelenchus),大多数对话尤其在第4步不能满足这一程式,而即使提出了“A乃是对B的知识”这样的结论,对手也难以真正明了这里所谓“知识”是什么以及如何达到这种知识。因而,柏拉图早期对话的典型结局是一种无所适从、不知所措的茫然(aporia),因而是否定性的而非建设性的,以致我们只能在苏格拉底那里发现一种对知识的要求而不能发现他十分肯定的立场。这样,苏格拉底往往是从其否定性的开端走向一个更有力的否定性(或挫伤性的〔frustrating〕)结果,其寻求道德的确实水准的努力至少在表面上给人一种怀疑主义的印象。在此,他所宣称的“无知”就不仅是他个人的虚怀若谷,而是对整个人类的“无知”的断言。“智慧(sophia)这个词太大了,它只适合于神,但爱智(philosophia,亦即哲学)这类词倒是很适合于人。”(20)因而,苏格拉底所给出的信息就不是要人们采取某种学说来作为行为的指引,而是要人们采取一种特定的态度,以自身理智的谦恭去发现如何生活的准则。在此,苏格拉底实践中的神学倾向是清楚的,而迈耶尔(HeinrichMaier)将柏拉图《申辩篇》29d~e中的一段话称作“苏格拉底的福音”(21)也就显得非常贴切了。

(14)、于是,在他们那里,苏格拉底式的批判精神被科学主义所代替。

(15)、苏格拉底对人类思想的影响是巨大的,在此附上《西方哲学史》中的文字来脚注他的不朽贡献:

(16)、(25)参见柏拉图:《高尔吉亚篇》507d。

(17)、柏拉图是理想主义的最大代表之而柏拉图对话中的主角是苏格拉底。

(18)、苏:好吧,现在假设我们将讨论限定在朋友上面。设想一个将军所带的军队士气低落,组织混乱。假设他告诉士兵们预备队即将到来,欺骗他们接受这一信念,使他们摆脱沮丧,并赢得了胜利。这个欺骗朋友的例子怎么样?

(19)、尽管这只牛虻后来被追认为整个西方文明的奠基者之从他开始的追根问底精神在两千多年后的今日照样很难为大多数人所理解。

(20)、《大学》上讲,“顾諟天之明命,克明峻德,皆自明也。“我们要顾念、理解上天赋予我们的光明的禀赋,我们要弘扬自己天赋里的智慧与品德,所有这些宝贵的天赋潜能的开发与发展,都需要我们自己自觉彰明并将其显现出来。

4、苏格拉底最著名的一本书

(1)、苏格拉底却不一样,他偏要像牛虻一样飞来飞去到处叮咬惹人烦。

(2)、(2)代表作:《论演说家的教育》(又译《雄辩术原理》),是古代西方第一本教学法论著。

(3)、为何说“关注事物的定义”是苏格拉底的伟大之处?因为这样才能进行有效的探讨。现实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大多数谈话都不具备思维上的意义,人与人之间有太多的无效分歧也都是因为互相不理解,即他们对双方谈论的事物缺乏一个严谨的定义。我就见过不少这样的事,比如双方争论的声嘶力竭,但从一个清醒的旁观者角度来看,双方其实没有有效分歧,因为他们都是站在自己的角度来讲,而对所谈论的事物理解的都不完善,就像盲人摸象,都认为自己对,但其实都不对。

(4)、罗伯特·C·所罗门(RobertC.Solomon),密歇根大学哲学和心理学博士,在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执教三十余年,以丰富的教学经验和风趣的行文风格,写作了系列哲学入门读物。主要研究方向是19世纪德国哲学和20世纪存在主义哲学。

(5)、先不说他们的思想对流行价值观念的颠覆作用如何比“牛虻”有过之而无不及,就他们用自己的生命去实践他们的哲学这一点而言,他们也无愧于当代苏格拉底的称号。

(6)、每一个心灵都是自然宇宙与人类智慧的结晶,每一个孩子都有丰富的心灵与巨大的潜能,教育只需要将其内在的良知良能唤醒。

(7)、在哲学思想史上,他树立的照样是不朽的丰碑。

(8)、苏格拉底伦理学的核心公式是“知识即美德”。他认为,知识既是美德的必要条件,也是充分条件;相反,恶行即无知。无人自愿为恶或者知道什么是善的而不去做。这似乎与人们通常的认知不一致。但苏格拉底所说的知识,不是对行为本身的知识,而是关于“怎样的行为能带来真正的幸福”的知识。

(9)、(1)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教育家,实用主义哲学创始人之一。

(10)、苏格拉底的第一处伟大是:关注事物的定义。当苏格拉底同人沟通交流时,十分强调对被谈论事物的定义,正是在这不断试图定义事物的尝试中,把被描述的对象抽象成一个概念,从而达到进行有效辩论的目的。这个过程就像一个思想的匠人,用逻辑作为刀斧,围绕原材料进行360度打磨,直至呈现出一个接近完美的,有说服力,有普适应用价值的概念。

(11)、   ——苏格拉底似乎让人们认识了自己,但同时也让似乎认识了自己的人感到失望:他们在智慧的镜子面前发现自己的形象并不高大,连自己的无知都要借助苏氏的助产术才有所领悟。

(12)、笛卡尔的沉思没有苏格拉底面对的听众,从而也不能即刻让那些自以为有所知的人陷入承认自己无知的尴尬境地,但笛卡尔的沉思过程也是以对传统的习惯思维的质疑为背景支撑的。

(13)、①首次提出自然教育思想:“教育遵循自然”;

(14)、苏格拉底于公元前469年出生于雅典,活了70岁,公元前399年被雅典城邦处以极刑而死。我们已经多次提到,公元前449年希波战争以后,随着希腊战胜古波斯帝国,雅典成为海上霸主,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强大和辉煌,古希腊文明在各个领域均走上了巅峰。苏格拉底成长于雅典文明的“黄金时代”,即希波战争至伯罗奔尼撒战争之间。这一时期,在伯里克利治下,雅典民主制得以发展,经济高度繁荣,在文学、戏剧、雕塑、建筑、科学等诸多领域都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孕育了苏格拉底这样伟大的哲学家似乎也非偶然。同样,当他在垂暮之年见证了雅典在伯罗奔尼撒战争中的失败和衰落,这个城邦似乎也不再能包容他实践哲学的反思,终于以“腐化青年”的罪名将他处死。

(15)、梅岚,南开大学哲学博士、中央编译局博士后,研究领域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当代中国哲学。   陈高华,北京师范大学博士,现供职于大连理工大学,研究领域为政治哲学、国外马克思主义以及教育哲学,译著有《哲学导论》《哲学的快乐》《历史的终结与最后的人》《反思财产》等。

(16)、在柏拉图早期对话中,苏格拉底所寻求的被定义项是事物(主要是某些抽象品质)的eidos,但这里的eidos并不如同柏拉图中期对话中的eidos那样与感性事物相分离,而是体现于其中的,这一点与前文所引亚里士多德的有关记述是吻合的。更恰当地说,这些早期对话几乎没有意识到“分离”的问题,亦即没有意识到eidos概念本身的复杂性所蕴含的困难。在此,作为“共相”的eidos指:(1)某一类行为所共同具有的属性本身;(2)使这些行为成为它们自身的根据;(3)使我们可以给予这些行为以单一的称谓的根据(22);(4)使我们能够对于某一特定行为是否具有某种属性做出准确断言的根据;(5)使我们在任何时刻、任何处境中都能够做出正当道德选择的根据。总之,eidos是我们的全部道德行为的充分条件,对之的完整定义即构成知识。在此意义上说,定义是可真可假(用现代术语说即是含有真值的),而知识却是与真理(alētheia)等同的概念因此,定义是达到知识的手段或途径,也就是人们获得标准的手段或途径。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苏格拉底并不热衷于对自然属性的定义的探究,偶然提到某种自然属性不过是引入一个例子来推动讨论的顺利进行他真正要求获知的只是人类之aretē的定义,这一要求使他的哲学贡献丧失了许多本该属于逻辑学(特别是归纳逻辑)的内容,并更多地具有了目的论的含义。在他那里,eidos不仅是共相,而且也是(甚至主要是)生活的目的或目标(skopos)就此而言,定义不仅具有真值,而且还有好坏、优劣、善恶之分:一个定义越是接近对生活之目标的考察,那么它也就越好,从而也是我们应该更加积极地加以关注的因此我们可以说,“苏格拉底的世界既不是质的世界,也不是量的世界,而是目的(功能)的世界,即人的世界,善的世界……”(27)在这一点上,人们当然可以对苏格拉底提出批评,因为他的知识本身已经道德化了,故而他在对话中的作用往往是诱导性的(seductive)而不是中立的而事实与价值的混淆亦成为他所难以避免的结果。

(17)、④教师观:为人师表,“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18)、(1)德国著名教育家,现代学前教育的鼻祖,被誉为“幼儿教育之父”。

(19)、(1)据郭沫若考证,《学记》由思孟学派乐正克所著。

(20)、还有很多著名的故事展现了苏格拉底的过人品格。《会饮篇》中描述了他完全不为美貌所诱惑,在战争中英勇善战,忍耐力惊人:无论对饥渴还是寒冷的忍耐,都没有人可以与他相比。在冷得可怕的冬天,他赤着脚站在冰上,穿着平时的衣服,却比那些把自己裹得严严实实的人更若无其事。他为了追求哲学放弃了让自己生活富足的机会,一生生活在贫穷中。在政治生活中,不管是要对抗僭主还是大多数人的意志,他永远毫不动摇地坚持真理。所有这些,都是苏格拉底用自己的全部生命对追求真知和至善的完美诠释。

5、苏格拉底著名的书

(1)、为何有人偏偏要颠倒是非将其当作具有“理想主义倾向”的作品来推崇呢?

(2)、而你的伦理价值哲学,如果你真心相信的话,则会对你的言行产生决定性的影响。

(3)、从今天开始,我们将进入古希腊哲学最重要的三位人物——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这三个如雷贯耳的名字,想必是对哲学稍有兴趣的朋友都非常熟悉的。他们是人类思想史上的巅峰,是几千年西方思想的源泉。小猫哲学课堂将在介绍他们生平和思想的同时搭配原著选读,让我们共同和那个人类还年轻的时代最伟大的灵魂对话,共情人之为人追求真知、真理、至善的初心。

(4)、(2)苏格拉底与对方达成临时一致,提出命题q(比如“勇敢乃是明智的忍耐力”〔《拉克斯篇》192d)〕以取代p,但苏格拉底并非要证明q,而是要以q来使讨论继续;

(5)、新的2023:学会断舍离,让工作成为更好的修行

(6)、这个我,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也不是某个对象化的客体,而正是那个正在怀疑、正在思考的笛卡尔。

(7)、(2)代表作:《新教育大纲》是中国最早以马克思主义观点编写的教育著作。

(8)、理解苏格拉底的贡献的关键在于认识到他对所谓德性概念的执着与强化,这一点在另一方面亦可以使我们对“苏格拉底是谁”或者“历史上真正的苏格拉底到底持一种什么样的学说”或者“我们是否有可能在苏格拉底与柏拉图之间做出恰当的区分”这样的问题得出较为合理的解答。从近代希腊哲学研究的奠基人之一Diels开始,苏格拉底即被当作一个“未知的X”(1)来处理,而给这个X取何值则一直是人们所要努力解决的问题。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显然在于我们将把X这个变量置于什么样的“方程式”之中,因为不同的“方程式”势必使我们得出大相径庭的结论。根据我们目前所掌握的材料,除少数极端的论者,如阿斯特(G.A.Ast)、迈耶尔(H.Maier)、克罗斯特(A.H.Chroust)等人大多数论者都至少承认苏格拉底是作为哲学家而在历史上留下不可抹杀的痕迹的,而造成那些极端论者的观点的因素乃是他们既忽视了柏拉图的全部记述,又忽视了亚里士多德的记述,同时也忽视了包括喜剧家阿里斯托芬与军事家色诺芬的记述。事实上,只要多加努力,我们可以在这诸多的“苏格拉底”之间找到描述一个统一的苏格拉底的线索。

(9)、与此相应,人也可以分为三种基本类型:逐利者、好胜者、爱智者,其中爱智者就是哲学家。

(10)、对权力政治的批判比较容易理解,而对流行道德伦理习惯的批判则难以被大多数中国人理解。

(11)、因此,比如说,苏格拉底会在某部对话或某卷中反驳关于勇敢或正义的定义(例如《拉克斯》或《理想国》第一卷),然后他自己又会在另一部对话或另一卷中提出类似的定义(例如《普罗泰戈拉》或《理想国》第十卷)。在某些对话中,苏格拉底似乎主张通常称作“形式论”(理念论)的学说(用柏拉图的术语来说)。可在另一些对话中,苏格拉底又对任何理论表示严重怀疑,并相应地提出了极为强烈的反驳理由。

(12)、但是,让我们对比一下如下两种说法,第一种:“为了全局的利益,宁可错杀也不可错放一个”,第二种:“为了防止不可逆转的哪怕一个冤案,宁可错放也不可错杀一个”。

(13)、但是,我们知道,苏格拉底是自己选择了这种使命作为自己的整个生活方式的,并且这只牛虻最后从容地接受被他叮咬过的巨兽的死罪判决。

(14)、(2)主要观点:三维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5)、(2)柏拉图至少在早期的对话中力图再现苏格拉底的真实思想与品性,但我们对其真实性程度缺乏做出准确判断的足够根据。无论如何,“对于哲学家来说,柏拉图的苏格拉底是唯一的苏格拉底”(4);

(16)、这本《世界哲学简史》与作者的《哲学导论》相互配合,“史”“论”结合,完整地呈现出美国大学哲学入门课程的基本内容。

(17)、(26)GerasimosX.Santas从另一个角度同样提出了这个问题,见其《柏拉图早期对话中的苏格拉底哲学》,133页。在此还值得说明的是,苏格拉底本人并没有明确指出这一点,不过我们却有理由作这样的引申。

(18)、教育的目的不在于传授和灌输某种外在的、具体的知识与技能,而是要从心灵深处唤醒孩子沉睡的自我意识、生命意识,促使孩子价值观、生命感、创造力的觉醒,以实现自我生命意义的自由、自觉的建构。

(19)、看似奇怪的是,至今我们仍几乎没有给出任何关于苏格拉底哲学的实际内容。究其原因,当然又是他几乎没有主张什么观点。他教导说,生命中最重要的事是拯救灵魂,好灵魂的标志是德性,最重要的目标是获得知识,即智慧。然而,他主张德性不可教。确实,他几乎从未尝试去“影响”他自己的学生。他似乎不仅相信灵魂不朽,还相信灵魂轮回。在这方面,他很可能受到毕达哥拉斯的影响。当然,他相信自己的理念和理性的力量。在所有的对话中,正如在他自己的一生中,苏格拉底一直强调自己的无知和德性,尽管事实上,他的整个哲学中存在透彻的论点,即德性即知识。不过除此之外,苏格拉底几乎再没有提出任何肯定的主张。

(20)、(20)柏拉图:《费德罗篇》278d。另参阅叶秀山:《苏格拉底及其哲学思想》,71页。

(1)、★十个论题:海德格尔的反犹主义与庄子的无用之思

(2)、具有讽刺意味的是,逻辑实证主义开始以前所未有的爆破性批判力让人震聋发聩,随它而来的却是使哲学迅速失去社会批判能力的深度专业化和技术化过程。

(3)、智慧可以说是适用的知识,是知识与价值观的具体结合,来自于对生命、自我与世界的深刻体验与反思,并形成了动态的判断力。

(4)、(1)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

(5)、作者如同苏格拉底,在书中并不把自己的观点强加于读者,你甚至不知道他在某个问题上究竟有没有他“自己的观点”。他几乎对每个所提出的观点都加以质疑,三言两语就把你最初受到诱惑而刚刚建立的信念摧毁殆尽,或者不加摧毁,却让你作出选择:你同意这样吗?显然,这就是苏格拉底式的提问,这些提问具有巨大的震撼力。

(6)、(30)关于psychē概念的含义,CharlesKahn在其《赫拉克利特的艺术与思想》(剑桥大学出版社,1979年,126~127页)、MarthaNussbaum在其《赫拉克利特的Psychē概念》(载《智慧》〔Phrohesis〕杂志Vol.17〔1972〕,1~15页)中都有详尽的考察。

(7)、提到苏格拉底这个名字,你可能并不陌生,假如要你说出几位“哲学家”,苏格拉底大概是你能想到的前三个名字之一。不仅仅是因为他很有名,还因为他标志着哲学史上的一次重大转向。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在苏格拉底之前,比如泰勒斯、赫拉克利特、巴门尼德、毕达哥拉斯这些哲学家,他们关心的主要是自然的问题,比如世界是由什么构成的?世间万物是如何生成变化的?风雨雷电是怎么产生的?他们被称为“自然哲学家”,也就是说他们对人以及人生问题的关注并不是很多。古罗马的哲学家西塞罗曾经说,苏格拉底第一次将哲学从天上唤到人间,让哲学去探寻善恶之类的问题,因此苏格拉底标志着哲学史上的一次重大转向,从自然到人生的转向。所以,要了解西方哲学家的思想,你有必要先了解苏格拉底。

(8)、当然,对于寻求这种定义所蕴含的麻烦,苏格拉底可能并没有明确的意识,但他将定义与知识等同确实招致了他的哲学中的第一个悖论,即知识与无知的悖论。一方面,他明确提出我们只有在知道了“善”“正义”等等抽象概念本身意味着什么之后才能正确断言某一行为是否是善的或正义的,而且只要我们知道善或正义是什么我们就必然能够使自己的行为符合善或正义的观念,就好比鞋匠只要知道如何制出好鞋就必然能够制出好鞋一般;然而在另一方面,人们如果只是想学习如何做鞋、裁衣这样的技艺,他们往往可以很容易地找到称职的教师,但如果他们想了解什么是正义时,称职的教师即无处寻得了。在这后一方面,苏格拉底显然是愿意或希望成为人们的教师的,而为了区别于自诩为德性之教师的智者们,他才否认自己是一名教师。不过,这种否认还有着更深层的理由,即他并不希望为人们提出新的德性信念,而是要人们对既有的道德信念和行为准则做出重新考虑(批判),从而在一种普遍原则之下了解自身的生活职责。在此意义上,他就一方面要人们追求作为知识的德性,另一方面又公然宣称自己的无知,而所谓“无知”,恰恰就是对那最高的作为知识的德性的无知,也就是对于真正的而非虚假的智慧的无知这样,他的真实的使命就是通过与各种人的谈话使他们同样了解自己的无知,从而要他们认真反省自身的“灵魂”,并进而了解到生活的意义在此,“认识你自己”即等同于“自知无知”面对这样特殊的使命,苏格拉底的实践自然就不同于我们一般所谓的“教导”。而在当时就既不同于智者们的修辞术教学,亦不同于传统悲剧诗人所扮演的激情式教育者角色。与他对一种自觉道德意识的要求相对应,他采用了那种永远与他的名字联系在一起的“诘问法”(Socraticelenchus)。

(9)、除了从事哲学这个行业的人,很少有人知道哲学专家们在关心讨论些什么问题。

(10)、定义概念在苏格拉底的辩证法中十分重要。澄清观点的基础就是对其中的概念进行清晰定义,有了清晰的概念,我们才能准确地知道我们正在谈论什么。《欧绪弗洛篇》中,苏格拉底请欧绪弗洛解释“虔敬”的意思。欧绪弗洛说,虔敬就是“起诉犯罪的人”。苏格拉底说,我没有要你从无数虔敬的行为中列举出一两样,我是要你告诉我虔敬的概念是什么,正是它使得一切虔敬的行为成为虔敬。欧绪弗洛又几次试图描述“虔敬”,说“虔敬”就是诸神喜爱的,是正义的一部分等等,但这些显然都只是“虔敬”的一些特征,并不是它的本质。最终,欧绪弗洛终于落荒而逃,似乎承认了他并不清楚“虔敬”的真正本质含义。

(11)、本书不同于通常以西方为中心的哲学史写法,从哲学的全球性视角出发,尤其注重对不同文明进行比较,简明扼要地勾勒出了哲学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12)、点击链接,进入《攀登者读书会》视频号,观看第32期视频分享

(13)、历史与现实都告诉我们,假冒价值压倒正当价值是社会政治过程的自然倾向。所以清醒的理想主义者应该做的,就与苏格拉底式的“牛虻”所做的相差无几了,那就是,揭穿来自权势和流俗的意识形态伪价值的本来面目,将其清除出价值的圣地。

(14)、如果我们不能揭开人类心灵的神秘面纱,我们就无法真正理解教育的真谛;如果我们不能潜入到人类灵魂的最深处去感悟生命的神奇,我们就永远找不到教育的力量。

(15)、根据亚里士多德的记述,“苏格拉底自己忙于伦理问题的研究,并且摒弃了整个自然世界,他仅仅在伦理问题中寻求共相(katholou),第一个开始关心定义〔的问题〕。”(7)“苏格拉底第一个提出定义问题……由于他在寻求推理〔的方法〕,而‘某物是什么’(tiesti)恰恰是推理的前提,所以他也就是在寻求本质(ousia)……不过,苏格拉底并没有使共相成为分离地存在的。”(8)这两段关键的引文表明:(1)苏格拉底并不关心自然哲学的研究,而仅仅执着于伦理问题的探论(9);(2)苏格拉底寻求伦理概念的定义(共相);(3)对于苏格拉底来说,共相并不如后来理念论所主张的那样是分离于感性事物而存在的。除了我们对亚里士多德所用的术语可能有所保留外(比如,我们可以怀疑苏格拉底是否真正如他所说是要创立推理方法),这三点都吻合于柏拉图早期对话中苏格拉底的实践在此,共相问题与德性问题的不可分割的联系表明苏格拉底哲学首先即是对智者学派的活动所造成的道德相对主义或怀疑主义的全面改造,其知识论兴趣与伦理学兴趣共同构成一种统一的哲学实践。一方面,他对道德概念的普遍定义的寻求表明他的伦理学的努力方向是知识论的,亦即是试图以巴门尼德开创的本质主义的传统来克服道德信念的约定论解释,这一点使他注定不会成为一个宗教人物而始终保持是一名“知识分子”;另一方面,他的伦理学兴趣使他的知识论(本质论)被赋予了特定的使命感,即是说,他是试图以其知识论来全面解决雅典城邦的道德危机,并进而为城邦政制的重建提供一个新的道德基础。在此问题上,耶格尔对柏拉图的一些评论也同样适用于(甚至更加适用于)苏格拉底:柏拉图学园“不可能采纳任何将哲学问题限制于知识问题的研究课题”,因而所谓知识问题就是德性问题由于这样一种特定取向的努力,苏格拉底使得德性这一功能性概念更多地具有了道德的含义,使之成为人之为人所必须具备的道德品质而不再仅仅是人们获得事业成功所要求的“资质”(competence)或“素质”(quality,character)更为重要的是,通过对其定义的探究,德性概念从而成为要求具有普遍意义的概念,而不再是人的自然本性,更不是因人而异、约定俗成的东西,智者们提供的教育因而也就不再能够满足人们对德性的要求,智者的教育资格从而在理论上被剥夺。然而,他对智者的批判并不等同于阿里斯托芬那样的维护传统的人士的批判,而是作为一个道德的改造者来进行批判的,其结果是同时造成了与传统及政治权威的冲突,亦即普遍知识与通过选举产生的社会权威的冲突。“城邦的守护者们感到这位雅典怪人自己选择的角色乃是一位理智卓越者对大多数人视为正当和善的东西的反抗,因而也是对城邦安全的威胁。”(13)

(16)、苏格拉底以后,大概再也没有哪个哲学家把自己称为“牛虻”。

(17)、要从其他状态变成哲学家的状态,就是要使灵魂的理智部分变成主宰,在生活中体验理智运作过程提供的最高级的快乐。

(18)、(1)见A.E.Taylor:《苏格拉底》,波士顿:TheBeaconPress,1951年,18页。

(19)、罗素曾感慨,“对有许多人,可以肯定说我们知道得很少;对另有许多人,可以肯定说我们知道得很多;但是对于苏格拉底,就无从肯定我们知道得究竟是很少还是很多了。”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