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精品文案 >

精选68句伟大的马尔克斯说过的名言(马尔克斯 名言)

伟大的马尔克斯说过

1、马尔克斯说的话

(1)、一晃过去五十年,两人在一条船上相遇了,此时的男主角在众人的帮助下最终和女主角重温起了迟到50年的爱情。

(2)、李敬泽:我有一个很特殊的《百年孤独》版本,估计现在已经很少见了。九十年代的时候有一家白酒厂,专门出一种酒叫“百年孤独”。这个白酒的盒子里装了一本小小的,也就是巴掌大的《百年孤独》全本,牛皮封面。它因为是小开本,所以随身携带很方便,有一段时间我经常开会的时候往兜里一放,就这样把《百年孤独》看了一遍。

(3)、批评家们的面孔都是很严肃的。老早我就讨厌这种严肃性了。但是看到他们在黑暗中干蠢事却很开心。其中有一位,不久前在委内瑞拉一家报纸上评论《百年孤独》时说,提到维克多·休格斯(卡彭铁尔小说中的一个人物)是“天真的,表明了这位哥伦比亚的人的敬佩心情,同时引起读者对这个人物的注意。”其实,是他自己天真。他没有看到,小说中还提到了卡洛斯·富恩特斯作品中的一个人物和胡利奥·科塔萨尔作品中的几个人物。另外我还采用了一种显然属于巴尔加斯·略萨的风格,并多次提到胡安·鲁尔福的一句话。

(4)、被誉为“墨西哥的良心”的何塞·巴斯孔塞洛斯

(5)、任何一个人的爱情都不会是一帆风顺的,但爱情又是每个人最珍惜的物品之一旦出现挫折,他的内心都会有失败感和痛苦感。

(6)、这是马尔克斯《百年孤独》的经典开场白,其伟大之处在于他创造了一种近乎前所未有的叙述方式——站在未来的角度回忆过去。这样的句式,受到了后世许许多多作家的模仿。这个开头被文学评论家认为在小说写作中极富挑战性,好比一场足球赛,解说员一上来就告诉了观众本场比赛的结果。

(7)、批评家们那么顽强地强调福克纳对我们作品的影响,有一段时间我竟被他们说服了。然而实际情况是,当我纯粹出于偶然开始读福克纳的小说时我已经出版了我的第一本小说《枯枝败叶》。我一直想知道批评家们所说的福克纳对我的影响究竟是什么。许多年以后,我在美国南方旅行时,我相信找到了在书中肯定找不到的解释。那些尘土飞扬的道路,那些炎热而贫穷的村庄,那些绝望的居民,都跟我在我的短篇小说中描写的极像。我认为这种相像不是偶然的:我出生的那个镇子大部分是由美国香蕉公司建造的。

(8)、李敬泽:这本书的序看得我心里不是滋味。其实老爷子太明白了,他在序里讲说,这个东西是我年轻时候写的,现在要出版,是因为它是当红作家多年前的一个作品。老爷子有点发牢骚,但其实也是对的,正因为马尔克斯是马尔克斯,我们才会对他在年轻的时候写的作品饱有兴趣。

(9)、马尔克斯分别从三个人的角度来描述这段跨世纪之恋,描述了弗洛伦蒂诺·阿里萨与费尔明娜·达萨两人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爱情。

(10)、《霍乱时期的爱情》被誉为文学史上最伟大的爱情小说,它几乎包含了爱情中各种可能性:

(11)、“宗教和艺术是人的第二个子宫,文学是神,文学是母亲。哪怕是对有罪的人,真正宽容、不舍弃他们的,只有神和母亲。宽恕、救赎、不舍弃每一个人,文学代表母亲和神行使这种权力。我们今天在普禾书吧讨论马尔克斯,也是和文学这个母亲过节。”知联会会长范玮用一段精彩的开场白为这场别开生面的分享会拉开了帷幕。

(12)、著名主持人梁文道曝料说,新经典文化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经典”)总编辑陈明俊就是因为想要出版《百年孤独》这本书才进入的出版界。

(13)、下周我们将共读的书是赫尔曼·黑塞的代表作之一《德米安》。

(14)、《拧断天鹅的脖子》是墨西哥诗人恩里克·冈萨雷斯·马丁内斯的著名诗篇。诗中对拉美现代主义诗歌代表人物、被称为“天鹅诗人”的鲁文·达里奥追求唯美雅致的美学观提出异议。恩里克·冈萨雷斯·马丁内斯则认为天鹅的美丽无法持久,对人而言,学识比美丽更重要;对文学而言,内容比形式更重要。

(15)、《族长的秋天》精读第5天:这个年轻时美丽、销魂的女人,死后却被人做成标本

(16)、我荐|尼·费德林:与阿赫马托娃一起译《离骚》

(17)、“那天清晨他去了农贸市场,快活地拎回一只活鸡和一篮新鲜蔬菜。他在阳台上把鸡杀了,干得很利索,他的父母甚至没有听到那只母鸡发出任何挣扎的声音。一个礼拜之后,当人们发现他的尸体,那碗鸡血还在阳台上搁着,凝结了一层尘土,像是发了霉的变质酱油。他父亲立即把它丢进了垃圾孔,那只破碗哨一声碎在楼下了。”

(18)、克劳泽:我可以在欣赏一个作家的同时批评他的政治观念和态度。在马尔克斯那一章里,我赞扬他的伟大,那非同寻常的散文,几乎再现了拉丁美洲丛林和热带地区生活的情欲、欢乐和暴力。我可以找到一千个原因去说马尔克斯是文学的巨人,但我对他的政治态度感到遗憾。我认为文学——尤其是小说和诗歌——必须与权力保持距离,因为如果不这样做,权力迟早会不露声色地渗入其中。

(19)、忠贞的、隐秘的、粗暴的、羞怯的、放荡的、转瞬即逝的、生死相依的……

(20)、J.M.库切:保罗·策兰和他的译者(黄灿然译)

2、伟大的马尔克斯说过的名言

(1)、在此之后我买了好几个版本的《百年孤独》,就好像纪念一样,仿佛重新回到那个小学校,然后再从此出发看整个世界。对于我,《百年孤独》是一段特别奇妙的旅程的开始。

(2)、他们都用传奇的笔触,给世界文学留下了累累硕果。纵观格林的一生,最惊艳莫过于将他人眼里的“稳定”,“玩”了个随心所欲、放浪形骸!

(3)、问:1967年《百年孤独》首次问世,到今年整整五十周年。各位老师有没有与马尔克斯《百年孤独》之间特别的故事?

(4)、这就是爱情的力量,因为它太过珍贵,所以人们对于爱情都很在乎。

(5)、界面文化:并不是远离了政权,知识分子就能与权力保持距离,他们很有可能成为“文化考迪罗”,例如巴斯孔塞洛斯,在年轻人间掀起崇拜、牺牲的浪潮,并且将之转化为思想、文化乃至政治力量。一个有影响力的知识分子与权力之间是什么样的关系?如果我们认为知识分子需要与权力保持距离,那么他该如何处理自身与思想文化所赋予他的权力的关系?

(6)、相思病具有和霍乱相同的症状,却只能有时间和爱情治愈。

(7)、哈维尔·佩雷斯·巴里卡莱特,文学博士,诗人。大益国际(法国)写作营作家之一。

(8)、马尔克斯幼时就体现出了非凡的文学创造力,将现实打乱,隐去出处,创造出全新的故事,这就是文学,对真实的生活进行再提炼与再创造,却不小心说出了生活的真相。

(9)、爱情也没有那么特殊,不可能一直浪漫,它就是生活的一部分,随着时间的变化,不过如此;

(10)、《活着为了讲述》是新经典的赠书,我很激动,在拿到书的那一刻。我一直珍藏着,不忍打开,只为在旅途中细细品味。书是我旅行必备,每次归家,老妈总会埋怨,那么重,净瞎折腾。而我总是笑而不语。喜欢它,是在离开校园,没了屏障,少了稚嫩,书成了我独处时的伙伴和力量。

(11)、爱情是人们心中永远存在的伤痛,有人的地方就有爱情,有爱情的地方也一样存在痛苦。

(12)、哈维尔并没有马上回答这个问题,而是解释道:“在西班牙,出版社共分四级,第一级是西班牙最有名的四大出版社,再下一级出版社约20个,第三等级就多如牛毛,最后一级就是提供自费出版的出版社。在西班牙,作家经纪人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作家无法直接在第一级出版社直接出版,他们至少需要在第二级的出版社出版书籍后寻找经纪人,经纪人联系评论家,评论家会把它推到第一级出版社,在西班牙没有经纪人是赚不到钱的,只有找到经纪人,给你找评论推到第一级出版社才能赚钱的,而这些评论家都是领这些大型出版社薪水的,所以都是为他们服务的。换句话说,吹捧,而且是有目的的吹捧,在西班牙文坛也并不鲜见。

(13)、爱情不仅与霍乱相似,而且在马尔克斯的世界里,你根本找不到一例不是为爱情的自杀案,因为自杀是人生越出常轨的最深刻、最绝对的形式,从而自杀与爱情之间建立了一种宿命般的关系。然而,乌尔比诺医生作为一位一丝不苟、无可挑剔、声望显赫的绅士,他永远生活在合乎规范的“幸福”之中。他的全部不幸就隐藏在他根本无法想像和理解“越出常轨”的含义:

(14)、所以他的一生张扬热烈、放纵恣意,令人羡慕而佩服。

(15)、“那天早晨,俺公爹赵甲做梦也想不到再过七天他就要死在俺的手里;死得胜过一条忠于职守的老狗。俺也想不到,一个女流之辈俺竟然能够手持利刃杀了自己的公爹。俺更想不到,这个半年前仿佛从天而降的公爹,竟然真是一个杀人不眨眼的刽子手。”

(16)、1982年,马尔克斯拿到诺奖后,非得连获奖感言也拽上格林:“虽然把诺贝尔奖授给了我,但也是间接授给了格林,倘若我不曾读过格林,我不可能写出任何东西。”

(17)、所以,马尔克斯在第一次访华结束后,放下狠话:“死后150年都不授权中国出版我的作品,尤其是《百年孤独》。”

(18)、克劳泽: “68一代”的学生运动肩负着改变墨西哥政治制度的使命。我积极地参加了那场运动,并在其他书籍里讲述了我的经历。当时主要有两种志向:一个是革命的马克思主义(在不同的派别和潮流中),一个是民主。我一直在为后者奋斗。随着时间的推移,我的许多同辈人渐渐地放弃了革命理想,并变成我这样的改革派。但在今天的墨西哥,试图效仿卡斯特罗或是切·格瓦拉的革命思想依然存在。

(19)、这本书的爱情和其他爱情故事不同,它告诉我们:

(20)、书单|英国评出史上最牛20部间谍小说,有1部为我们中国争了气!

3、马尔克斯 名言

(1)、加西亚•马尔克斯(GabrielGarcíaMárquez),1927年出生于哥伦比亚马格达莱纳海滨小镇阿拉卡塔卡。童年与外祖父母一起生活。1936年岁父母迁居苏克雷。1947年考入波哥大国立大学。1948年因内战辍学,进入报界。五十年代开始出版文学作品。1967年出版《百年孤独》。1982年获诺贝尔文学奖。2014年4月17日于墨西哥病逝。

(2)、我们从书中读到了族长滔天的权力:他可以决定时间、颠倒昼夜、混淆真相,左右他人的贫富乃至生死。

(3)、《族长的秋天》精读第4天:爱是一种能力,但有些人天生缺乏

(4)、“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因为相似,所以难舍难分”

(5)、在1982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1985年出版《霍乱时期的爱情》。

(6)、“学而优则仕,中国很多作家想通过写作成名,许多人有功利目的。可能西班牙也不例外,许多作家的写作目的并不纯粹。”赵兰振解释道。

(7)、针对人活到100岁这个问题,我们不得不面对的就是,100岁时身体机能的衰退,身边亲人的离去。

(8)、《族长的秋天》精读第3天:一个人什么都不信,是很可悲的

(9)、将军再也不是他全部权力的绝对主宰了,他在每一个夜晚惊醒,害怕祖国的先辈从墓穴中爬出来找他算账。

(10)、“她去世那天,几乎在同一时辰,我写下了这本回忆录初稿里的最后一个句号。”(P39最后一句话)

(11)、界面文化:我们要警惕的是绝对的观念,还是对这种观念的彻底实践?立志成为行动人的理念人是否永远面临如下困境:要么背叛理念,要么遭遇失败,在追求绝对的道路上一去不回、走向死亡?

(12)、就我自己的情况而言,我不特别偏爱哪位作家,只是对某些作品的喜爱胜似其他,而且我所喜欢的作品每天都不一样。再说,我喜欢某些作品并非由于我认为是优秀作品,而是由于各种很不相同的、总是很难说清楚的原由。比如今天下午的我将开列这样的书单:索福克勒斯的《奥狄浦斯王》、《阿马迪斯·德·高拉》和《小癞子》、皮加费塔的《首次环球旅行》、丹尼尔·迪福的《瘟疫年纪事》、伯勒斯的《猴群的塔桑》和其他二三部。我不知道这个书单对批评家们可能意味着什么,但是,说实话,许多年以来我就不能忍受福克纳了,对所有的小说我也感到厌倦了。几年来我只对航海者们的纪事感兴趣。

(13)、在阿里沙与达萨的关系中,“以前”成了一个禁止的词,这正是由于他们感觉到时间的真实意义和死亡的阴影。既然只有摒弃过去,才能获得现在,那么死亡或衰老的意识恰恰成了他们创造崭新的爱情的基本动力,因为正是依据这种意识,他们才摆脱了少年时代的不切实际的幻觉。

(14)、第一代:何塞.阿尔卡蒂奥;乌尔苏拉.伊瓜兰

(15)、“在我们相爱的日子里,我老是试图让她实话说得少一点——说我们的恋情永远不会结束,说有一天我们会结婚。”

(16)、正由于这个原因,马尔克斯笔下的“爱情”不是许多爱情小说所写的那种精心结构的首尾相顾、好事多磨的爱情故事,如同罗兰·巴特所说,这些爱情故事不过是“社会以一种异己的语言让恋人与社会妥协的方式”,真正为爱情而痛苦的恋人既没有从这种妥协中获益,也没有能成为这种爱情故事中的主人公(《恋人絮语》第4页)。

(17)、他在费尔明娜来往的路上假装读书,疯狂的给费尔明娜写情书,半夜拉小提琴,迎风歌唱,为的只是想获得费尔明娜的爱情。

(18)、即使这句话是真的,小说写道,费尔明娜·达萨无论如何也不会相信,因为他的情书也是由同这个句子一样的句子组成的,这些句子的有用之处不在于它们的意义,而在于它们清晰明理的力量。

(19)、一个没有人类史依据的“乌托邦式的现实,没有存在的理由”。让我们来共同创造那个摆脱了孤独、暴力和残杀的幸福的现实吧。

(20)、陈鹏再次尖锐地指出了中国文坛评论界吹捧之风颇为盛行的情况,一些评论家为了既得利益,便无脑吹捧,不知西班牙有没有类似的情况。

4、马尔克斯的评价

(1)、巴斯孔塞洛斯是另一种情况。他是一个沉思者,但也是一个行动者。他做了不少伟大的事:他是一名伟大的作家,也是一名伟大的建设者。我能责备他什么呢?只有他对希特勒的公开支持吧。他是个纳粹狂热分子,也是个反犹分子。他缺乏谦逊、宽容、对他人意见的尊重。他最大的问题是把自己当成救赎者。

(2)、社会矛盾激化,人们麻木、自私、封闭、冷漠、孤独

(3)、为了摆脱孤独,族长对“唯一合法”的妻子莱蒂西娅·纳萨雷诺言听计从,却不知正是这溺爱,将妻儿送上了不归路;

(4)、十八岁时,阿里萨不管是精力还是情感都非常丰富,他的头脑里装满了大胆而浪漫的想法,他也渴望着爱情的到来。

(5)、阿来:他每篇小说中的孤独原因其实是不一样的。《没有人给他写信的上校》中,政府有给他承诺,他不是期待远方情人的来信,也不是期待过去旧情人的消息,而是期待政府通知他从今天起可以拿补助金退休金,所以老上校整天都在等这样一个东西,他的孤独其实是社会不公的原因造成的。但到《百年孤独》马孔多里头的那种孤独感,可能就是因为历史、社会等各种各样认知综合起来,有点接近宗教感的那种宿命感,那种孤独感更深刻、更刻骨铭心。《一桩事先张扬的凶杀案》中被杀掉的人也很孤独,所有人都跟他传递消息,可他就是听不到,最后连他母亲都不能救他,在最后可以脱逃的瞬间,因为错误的理解把命运之门关上,让这两个兄弟把他杀死。如果说这样的孤独感是他作品当中某种一以贯之的东西,确实你会发现,越发展越深刻。当然最后还是《百年孤独》当中那种孤独感,可能更强大。

(6)、对于脱离常轨、进入爱情世界的人来说,不是死亡而是生活才是永无止境的。

(7)、克劳泽:拉丁美洲是一个以天主教信仰为特征的地区。虽然教会已经失去权力几十年了,但它的精神遗产却非常深厚。我相信,本书中有几位“救赎者”都从基督教那里获得了秘密的启示。切-格瓦拉是《圣经》式的狂热者、殉道士和圣人。帕斯在谈到他年轻时的共产主义归属时,他讲的是共享,而当他放弃共产主义的时候,他谈到了罪恶。他们与20世纪的俄国革命者有一定的相似之处,但他们来自充满先知、圣徒、烈士的犹太-基督教世界。拉美人的革命热情与俄国人相似,通常是围绕着一个有超凡魅力的领袖或救赎者的。

(8)、可以说,“孤独”的思想贯穿于他的整个创作过程,乃至他的一生。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